北京实行汽车限购、摇号等政策后,车牌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但是近日一位王大妈被爆出其名下竟拥有上千北京车牌,目前这位大妈已经申请将所有车牌注销(据8月25日羊城晚报)。
自2010年北京购车摇号政策实施后,一号难求令多少购车族望车兴叹。而王大妈究竟有何神通,竟然坐拥上千车牌?
根据记者调查,2005年3月以前,只有北京户口才能买车获得北京牌照,当时很多外地人都会找到北京当地人“背户”买车。2006年8月,北京发布了《关于加强机动车登记管理的公告》,限期强制执行车辆实名制,“背户”现象减少。直到2010年,北京开始实行摇号政策后,指标的稀缺又开始让“背户”现象死灰复燃。可见,王大妈的上千车牌应是日积月累而来,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北京购车政策这些年来的反反复复,从中渔利。
“背户”行为固然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但是这一行为严重扰乱了车辆管理秩序,于法不合。然而我们谴责“背户”行为的同时,是否该思考此种现象滋生泛滥的根源何在?无它,机会不均等而已。
北京是有名的“堵城”,交管部门为了治堵想尽了办法,限购、摇号政策出台,是治堵组合拳中的一记重招。但是这一兼具地方保护主义和户籍歧视的政策却催发了“背户”行为,真正有购车需要的人摇不上号,而王大妈等“背户”者却利用手中囤积的大量车牌出租牟利,购车者只要租牌就能有车开,摇号政策反而变成了“违法者驱逐守法者”的帮凶。
目前,交管部门加强治理“背户”行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还需反思。“王大妈们”注销了手里的车牌,新的问题随之爆发,车牌被注销的成百上千车主的爱车都成了废铁,他们为了正常上路又该想什么办法? 他们都能依法摇号吗?谁也不敢保证。
依笔者浅见,机械的摇号政策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因为购车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如家庭与单位之间的距离、从事工作的性质、个人健康程度等,都决定了不同程度的购车需求。
因此,在购车领域实行“按需分配”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政策,也许比单纯的碰运气摇号要更加公平。实践中,上海的牌照拍卖制度可供借鉴。让急于用车的人花钱买机会,把钱交给国家总比把钱交给“背户”者更合理。这笔钱用来养护公路、强化交管服务与管理,也可缓解财政预算的压力,何乐而不为?期待北京适时召开购车政策改革的听证会,切实听取老百姓的心声,结合细致调研与对策分析,让行政决策回归公平与合理。如此,则王大妈们无需治理,自然消失无踪。
·甘肃公安厅交管局加强网上选车牌号安全管理
·摘了“O”字车牌,还须修修里子
·韩红挪用车牌,守法比道歉重要
·广西党政机关“桂O”公务车 将更换民用车牌
·广西党政机关“桂O”车牌下课
·[视频]律师:租赁车牌有隐患 法律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