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新形势下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2013-08-25 10:28: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研讨专区

夏 羽 胡世成

针对网络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公安机关要不断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通过提升“打、防、控、管”能力,掌握网络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要实现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就必须打破约束网络管理的三个瓶颈,重点解决网络人才、网络技术、网络法律三个问题。

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管理,只有像抓社会治安一样,将互联网管理上升为政府行为,使政府成为责任主体,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给人类带来了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很多问题。新形势下,做好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管理仍面临诸多难点。笔者针对网络虚拟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以研究和分析,以期找出问题症结,为公安机关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虚拟社会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目前,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问题不可小觑,在安全管理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拟社会违法犯罪频发、危害性大;二是网络诈骗犯罪点多面广、科技性强;三是网络舆情炒作形成迅速、影响力大;四是网络导向出现偏离、道德失范。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与网络虚拟社会的特殊性有关,与现实社会中的违法犯罪以及治安问题也不无关系,现实问题给公安机关有效管理网络虚拟社会带来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社会环境方面,没有齐抓共管的局面;法制建设方面,没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网络管理方面,没有强大的专业队伍;防控体系方面,没有牢固的基层基础;打击犯罪方面,还缺长效常态机制。

面对网络虚拟社会存在的众多安全问题和管理难点,公安机关没有退路,只有不断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应对来自网络虚拟社会的各种挑战。

创新方法,牢固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阵地

针对网络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公安机关要不断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通过提升“打、防、控、管”能力,掌握网络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在打击防范上创新。要通过日常人口管理、网吧场所管理发现反常现象,及时获取线索,服务侦查破案;要通过摸排网上轨迹情况,深挖犯罪线索。要对破获的网络犯罪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摸索各类案件的规律性做法,形成网络侦查技战法。要把网上购物、网上拍卖店作为特种行业纳入管理范围,强化网络虚拟阵地控制权。

二是在管理服务上创新。要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密切结合。建立“网上110”,接受网上报警求助;构建网上警务室,掌握辖区犯罪的最新动态。发布警情动态信息,开展法制教育;开通网上办公系统,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网络陷阱,避免群众上当受骗。

三是在舆情导控上创新。办好服务性公安门户网站、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公安微博,抢占网络舆情阵地。如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向群众发布公安工作动向,宣传法律法规,提供网络服务,搭建警民交流平台。深入研究信息搜集、信息研判、舆情导控的新方法,为有效处置打下坚实基础。

对症下药,全面夯实网络虚拟社会的管控基础

要实现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就必须打破约束网络管理的三个瓶颈,重点解决网络人才、网络技术、网络法律三个问题。

一要解决人才问题。针对基层公安机关网络技术人才较少,专业技能不强的现实情况,要进一步畅通渠道,将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同时,通过特殊人才优惠制度,提高物质待遇,使技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二要解决技术问题。通过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对网民的管理;通过网络技术把住入网关,使网上、网下信息数据相符。通过加强网安民警培训,提高网络管理水平;通过强化网安装备建设,提高对电子证据的现场勘查、提取、检验鉴定、复原等能力;通过研发网络预警系统,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控;通过研判分析与甄别,彻底切断非法网站的接入通道。

三要健全法律依据。要加快网络立法速度,对网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纳入立法议程,在立法中既要考虑与现实法律的协调一致,又要考虑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对违法行为罪名、量刑标准进行调整,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

齐抓共管,全力推动网络虚拟社会的综合治理

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管理,只有像抓社会治安一样,将互联网管理上升为政府行为,使政府成为责任主体,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政府要牵头组织公安、文化、信息产业、新闻宣传、通信管理、教育、工商等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自分工职责,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信息通报和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对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行为各负其责、快速反应、相互衔接、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要建立专群结合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包括各类网站网吧管理员、网络安全积极分子、科研机构专家、网上黑客技术高手等,开展群防群治,通过促进全社会的参与来遏止网络违法犯罪。要广泛宣传信息安全法律知识和技术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群众掌握与网络虚拟社会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方法。

三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规范网络道德,提升网络舆论格调。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改变说教式宣传模式,深入挖掘真善美,找准契合点,在群众中引起共鸣;教育部门要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互联网站要树立责任意识,严把网络信息审核发布,确保信息质量。

多管齐下,不断提升网络虚拟社会的防控能力

根据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互通的特点,公安机关可以借鉴现实社会的管理方式和传统警务模式,把现实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引入网络虚拟社会,实现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

一是强化互联网基本要素的现实化管理。把网站当作公共场所和社区管理,把论坛版主当作业主管理,把网民当作流动人口管理,把互联网数据中心当作出租屋管理,通过网络现象的落地还原和现实回归,扫除管理盲区,落实管理措施,实现对虚拟人、虚拟组织和虚拟社区的有效管理。

二是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行业自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房、网络接入点的管理,及时把有害信息隔离在网络之外。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一方面要协助政府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内容和网络行为的监督,净化网络环境。

三是网络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需要从业人员悉心呵护和建构,网络媒体应从自身做起,恪守道德底线、把握职业操守、承担社会责任,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者分别为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十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打击网络犯罪 净化网络空间
·牟取利益是“网络大谣”的真实目的
·山西查处144起网络违法犯罪案件
·法学专家呼吁完善打击网络谣言法律框架
·河北打击处理32名网络传谣者
·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联合人民网对翟树全进行网络访谈

·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联合人民网对翟树全进行网络访谈
·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支持公安机关严打网络谣言
·主流媒体高度评价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谣言
·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支持公安机关严打网络谣言
·靠什么终结“网络大谣”的神话
·严惩网络大谣 净化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