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能力·思考
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对此,我们坚持以有效提升首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社会公信力、公众亲和力和法治传播力为重点,注重充分认识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新媒体环境下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严峻舆论生态,及时更新理念,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构建首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
要紧扣五大主题,贴近群众需求。紧扣弘扬法治精神主题。结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运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传播出去,引导社会公众运用法治思维看待处理问题,依法表达诉求,营造尊崇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环境氛围;紧扣践行公正司法主题。大力宣传人民法院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严格依法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不懈努力,通过主题宣传,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司法公正、认同司法公正;紧扣践行司法为民主题。通过以案说法、法官释法、爱民月、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展示司法为民形象,加强交流互动,切实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出成效;紧扣深化司法公开主题。通过客观、及时、全面地公开司法信息,向社会公众展现看得见的公正,消除公众疑虑,增进司法认同;紧扣树立司法形象主题。切实树立法庭就是最好的新闻传播场所、法官就是最好的新闻传播素材的新闻宣传职业理念,让每一次开庭、每一份判决都能展现人民法院的公正形象、体现人民法官的为民情怀。
要注重五个结合,提升司法公信。注重宣传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力求将社会公众最关注、人民群众最期待的热点案件、焦点事件和法律问题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正面宣传引导工作中,增强宣传题材内容的针对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宣传方式与群众期待的有机结合。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内容的贴近性,学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诠释法律,努力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司法需求;注重宣传资源与媒体特点的有机结合。结合不同媒体的特性,有选择地提供宣传素材,有侧重地开展新闻策划,努力提高正面宣传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媒体优势,努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新闻宣传工作格局;注重宣传手段与宣传效果的有机结合。对需要正面宣传的重点内容,采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营造宣传声势,对需要先期沟通的宣传内容,采取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小范围沟通,对需要低调回应处理的内容,采用发放新闻通稿的形式统一回应;注重舆情处置与超前防范的有机结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实情第一、舆情第二”的理念,努力提升审判质效,提高法官司法素质能力,实现“立案、审前、审判、执行、接访”五个环节全程联动,努力将可能导致负面舆情的矛盾隐患化解在初始萌芽状态。
要做好五个提升,重塑司法权威。提升思想认识,更新宣传工作理念。要强化新闻执政意识,切实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牢固树立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理念,努力形成合力;提升工作标准,明确宣传工作方向。要站在法院工作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善于分析把握各类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信息采集方式,结合不同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努力做到“媒体想报的、受众想听的和我们想要的”三方面有机结合;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宣传工作能力。要切实提升广大干警的舆情辨别能力、评估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对媒体监督和批评的“宽容度”,提高对舆论监督的“鉴别力”;提升宣传水平,夯实宣传工作基础。要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对领导干部,注重强化新闻执政意识的培养;对基层一线干警,突出执法规范化、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对新闻宣传干部,注重知晓社情民意和把握舆情动态能力的养成;提升执行能力,确保宣传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强化上级法院统筹督导的职能作用,重点加强对各项制度规范的督查落实。切实加强审判执行工作与社会沟通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形成一体化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吴在存 作者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福建厦门:用新媒体“推送”更多便民服务
·陕西举办新媒体建设应用培训班
·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认识新媒体开发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善用新媒体传递政法“好声音”
·认识新媒体开发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苏州姑苏:新媒体应用提升预防工作影响力
·苏州姑苏:新媒体应用提升预防工作影响力
·河南省检察机关部署新媒体时代检察宣传工作
·河南部署新媒体时代检察宣传工作
·新媒体时代,法官要做司法宣传者
·四川:运用新媒体 做好司法行政宣传
·法院如何面对新媒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