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我曾经就吃过这个亏!”黄先生一拍大腿叫道。7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周市镇司法所带着《有你真好》、《Ding金》等多部微电影到社区,在播放《Ding金》时,社区居民黄先生深有感触:“那时不懂法啊,以为拿了订金就保险了,以后我要多参加你们的活动。”
从法治微电影到法治微小说、法治微信,从“法治地铁”到网上“名律师在线”,从服务本地人到注重外来客……“六五”普法以来,苏州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扩大普法对象。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朱正介绍说,苏州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普及率均为100%,各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苏州地铁1号线开通后,今年6月,在星湖街附近居住的市民李宇发现,地铁候车厅墙上的灯箱、楼梯扶手玻璃以及车厢液晶屏和拉手上面,展示的都是法制宣传的电影、海报、标语。“上下班途中就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提高了法律意识。”李宇说,这样的宣传方式老百姓容易接受,效果好。
近年来,苏州借助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手段。走在大街小巷,户外显示屏、车载LED等播放着公益性法制宣传广告;打开网站,“普法网群”、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官方微博形成规模宣传效应;对新潮的年轻人,送上法治微电影、微小说、微信等法治“微套餐”……“为使法治文化建设与家庭信息化建设、‘智慧苏州’建设同步推进,今年,我们将利用云媒体电视开展法制宣传和法治文化传播,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朱正说,今后苏州市民只要按按遥控器,就能轻松享受“普法大餐”。
今年4月1日,苏州市司法局主办的苏州法治文化网“名律师在线”开通,首批3家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轮流“坐诊”,群众不必再跑到律师事务所咨询,点点鼠标就能得到免费解答。
网上交流不过瘾,群众还可以参加网下的各类互动活动。目前,苏州全市建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185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138个;法制讲堂、法制电影巡映、青年学法沙龙、法治书画摄影比赛等轮番举办。姑苏区司法局建立长效机制,在每个月逢“4”的日子,律师志愿者都会集中起来,到火车站广场、社区等各种场所为群众“说法”。
“网上网下互动,是近年来苏州法制宣传创新的一大亮点,实现了政府部门主导与社会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让法治文化形成了雄厚的群众基础。”朱正表示。
“发兵东吴,东吴孙权,谜底不就是‘侵权’嘛。”小张高兴地摘下谜语字条,去司法局工作人员那儿领取了一份礼品。这是今年7月底苏州太仓市司法局法制宣传进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的一幕。“在苏州,我们外地人和本地人享受了一样的法律服务。”小张感叹道。
“我们在普法工作中注重与新社会群体结合,根据新苏州人的法律知识需求提供法制宣传服务。”朱正说,苏州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均成立了外来就业创业人员普法讲师团,通过编写《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读本》、开展巡回法制讲座、组织旁听庭审等形式,拓展外来人口学法渠道,主动将法送到他们手上。
与此同时,苏州司法行政机关还推动一批企业设立“法制学校”、“学法园地”,把法治文化融入到员工的日常教育培训和工作生活中。“人人享受法治文化、人人参与法治文化、人人建设法治文化”的理念,在苏州得到全面贯彻。(记者张媛)
·江苏南京:主动接受监督 规范司法行为
·[视频]江苏: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
·江苏太仓:危害安全卡车肇事逃逸后连撞9车
·江苏公安厅召开实践活动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
·江苏滨海法院合力攻坚执行突围
·江苏镇江法院争先创优亮点多
·江苏镇江法院争先创优亮点多
·江苏高院部署下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
·江苏连云港法院十条意见改进新闻宣传
·江苏徐州司法局“三人调解组”进驻医院
·江苏昆山冠军教官传授群众“女子防身术”
·江苏新沂“护苗行动”全方位关爱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