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宁夏

宁夏灵武:平安创建为地方经济发展添新翼

2013-08-22 14:13: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治新报 

    灵武市政法委牵头夜查小区治安防范工作

    社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健康义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美丽富裕新灵武

    今年5月31日,在江苏苏州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灵武市综治办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日,记者走进灵武城乡大地,感受该市的和谐与温馨。

    “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没有后顾之忧”

    7月28日,灵武市城西龙凤佳苑小区,住户肖权正在做饭,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忙着拾掇这个温馨的小家。“现在的房子比老家的条件要好很多”,肖权高兴地说。

    肖权居住的房子是灵武市公共租赁房。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宁东能源基地、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相继建成和投产使用,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员逐年增多,住房问题也随之突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和做好社会化管理,灵武市委、市政府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积极采取企业自建公寓或政府与企业联合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方式,2009年至2010年,灵武市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10807万元,在龙凤佳苑小区建成公共租赁房1500套7.5万平方米,户均50平方米,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题。

    在肖权家记者看到,这个两室一厅的住房里,配备电视机、灶台、热水器、橱柜、沙发、衣柜,甚至连窗帘也配齐,“拎包入住”是肖权对新家的总结。和肖权一样,在该小区,有2959名符合居住公共租赁房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有了安身之所,入住前除交150元押金外,不需再掏一分钱便可居住。不但如此,政府还在公共租赁房配备宿管人员,负责安全检查及调解入住人员间的矛盾纠纷。

    肖权说,今年5月,他们夫妻俩经人介绍来到灵武,在中银绒业上班。来之前还担心住处难找,没想到,灵武市委市政府和供职单位早替他们安排好了居所。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这里还配套建设有幼儿园、社区和物业用房、医疗室、治安室、农副产品直销点、超市等基础设施。肖权说:“我们在这里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没了后顾之忧,每天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

    据悉,2011年,灵武市又投资8000万元,新建上元名城公共租赁房500套3万平方米,户均60平方米,即将交付使用。该公共租赁房建成后,可解决1500名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灵武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灵武市委市政府及企业联合建设公共租赁房,一方面旨在让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灵武扎下根,另一方面将原来分散四处租房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安置,这样既便于统一管理,又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安定。同时,还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城,使农业户籍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低收入家庭同享灵武市保障性住房带来的实惠。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

    将治安“乱点”变成“聚宝盆”

    在灵武市,大街小巷没有废旧金属收购站。这也是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大亮点。那么,废旧金属收购站都去了哪里?记者在位于该市东部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找到了答案。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灵武经济快速发展,加之部分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非法收购、冶炼废旧金属呈蔓延之势。废旧金属收购、报废汽车拆解一度成为该市治安管理的“乱点”、盗窃物品销赃的“窝点”、污染环境的“脏点”,引发周边地区盗窃汽车、铁路器材、城市下水道的井盖、电线、电缆、市政建设材料等案件频发,给再生资源管理和护路护线联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2009年,经深入调研、论证,在整治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废旧物品收购站(点)、冶炼点的基础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灵武市郊的荒地上建成。该示范区占地面积1万亩,将散落在城乡道路两旁的废旧金属收购、报废汽车拆解站点全部整合入园,实行统一管理,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设立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被自治区综治委确定为护路护线源头治理示范区。

    走进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视频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系统传输的视频画面实时记录该园区企业的治安状况。监控设施为高清探头,每30秒钟旋转一次。通过视频画面可清晰地看到车辆牌照号、所拉载的货物等。该中心主任介绍,该园区在涉及废旧物品收购、报废汽车、机械设备拆解等20家重点企业主要通道出入口、过秤和拆解处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施,对出入人员及交易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接入灵武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影像资料等有关信息存档备查,从源头上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废旧物品收购来源合法化。

    为加强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与防范力度,维护保障企业的合法权利,园区与入园企业签订《入园承诺书》,一旦发现有收赃、销赃“三电”及铁路器材等行为,一律清退出园,并依法追究责任。

    当日,记者来到该园区最大的收购公司——兴捷报废汽车回收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专管员正在对收购的车辆进行身份查验和登记工作。台账上一一记录着车主名称、车辆大架号、行驶证登记书等内容。据介绍,该园区内所有企业严格遵守“入口”管理。所有企业建立废旧物品收购人员和收购物品基础台账,做到“三验”,即查验证件、查验来源、查验出售证明和清单;做到“三清”,即来源地清、销售人员清、销售品种数量清;登记做到“四实”,即实时、实名、实物、实数。

    此外,该园区还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公安部门将示范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示范区管理,按规定建立流动人口社会化信息采集点,并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最终形成全面覆盖、功能齐全的人口管理和服务大平台。通过灵武市政法综治部门对园区企业的服务和保障,有效解决以往因市场无序、交易方式落后、监管不力,导致的环境污染、治安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该园区共引进国内再生资源行业知名企业32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发展成为辐射宁蒙陕甘等周边500公里范围内重要的废旧汽车拆解、废旧物资回收、有色金属加工集散地。2012年,示范区共生产再生金属12万吨,销售废旧金属39万吨,拆解报废汽车18200辆,实现产值32亿元,成为西北最大的特色专业园区。

    这只是灵武市综治工作亮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灵武市综治办紧紧围绕该市工作大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矛盾化解,努力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格落实责任考核,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多年荣获自治区、银川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还被中央政法委、综治委确定为全国38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在平安建设中,灵武市积极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如今,身居灵武,无论是外乡人还是本土人,都被这片厚土深深吸引,享受着平安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宁夏灵武规范矫正工作流程深化执法活动成效
·宁夏灵武城区司法所开创普法新模式
·灵武:员工旁听庭审受教育
·[视频]宁夏灵武市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脚底板下量民意:宁夏灵武“民意表达室”
·宁夏灵武废旧回收嬗变记

·宁夏灵武废旧回收嬗变记
·宁夏灵武:服务背后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