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明山到商水县法院固墙法庭调研基层基础建设
▲妥善化解土地纠纷案,谭庄村民自发送来三块匾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纷不断显现,大量的矛盾纠纷诉诸法律途径解决,法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人民法院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商水县法院的许多创新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记者程玉成通讯员殷晓东/文图
2012年,商水县人民法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等多项荣誉,全市法院绩效考核第三名,比2011年上升4个位次;全省绩效考核第120名,比2011年上升27个位次;先后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市、县领导的批示肯定。
今年上半年,商水县人民法院案件无超期、无错案,实现了进京赴省非访、集访案件零发生。在全省基层法院上半年绩效考核中,该院又以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名的成绩位列全省第十二名,比去年上升100多个位次;执行和涉诉信访工作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八名,周口基层法院第一名,比去年提升111个位次。
今年7月2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就商水县法院工作再次作出批示,要求认真总结商水县人民法院的经验和做法。这是自2012年6月份以来,张立勇第六次对该院工作进行批示和肯定。
商水县人民法院短短一年取得的突破,得益于该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开展争创“无超期、无错案、无信访”庭室,“无超期、无错案、无信访、无发回、无改判”法官和“赴省进京零上访法院”活动。
在人们的印象中,商水县人民法院是周口市法院系统的后进单位。涉诉信访案件多发,信访人长期缠访、闹访,甚至冲击、围堵法院机关,侮辱、打骂法官,干警办案畏难,涉诉信访工作全市法院倒数第二,2012年被县委黄牌警告。
“苦战100天,让党委、人大等部门对商水县人民法院有新认识,让社会各界有新感觉,在人民群众中有好口碑。”面对被动的工作局面,商水县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向社会庄严承诺。经过广泛的走访、座谈和深入调研,结合法院实际,商水县人民法院党组提出了“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抓审判、保质量、促公正;抓涉诉、促和谐、保稳定”
三十六字工作方针;确定了“全年工作有思路,常规工作有重点,具体工作有特色,整体工作有成效,年终省市有名次”的工作目标。院党组一班人凝心聚力,率先垂范,带领全院干警精诚团结,全力创先争优。
面对严峻的涉诉信访形势,该院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涉诉信访专项治理活动,为期一年的争创“三无”庭室、“五无”法官和“赴省进京零上访法院”活动,制订实施方案,严格各项制度,从作风上转变、从源头上预防、从根本上解决,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
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付出和坚持。在商水县人民法院院长晋梦周
身上,有着一种血性男儿敢于担当的坚韧性格。他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让每一个人民群众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院的司法为民情怀,感受到法官的爱民之心,不断提升法院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正是凭着这种敢于担当、不向歪风邪气屈服的勇气和魄力,商水县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攻坚战首战告捷,将该县交办的34起案件全部办结,受到县委领导高度评价和表扬;省以上交办的案件结案率、息诉率、回访满意率3个百分之百;涉诉信访工作由全市倒数第二变为正数第一,受到周口市中级法院的通报表扬。
人民法院为人民。在开展涉诉信访专项治理活动中,商水县人民法院显示了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在案件化解环节,该院实行“四亲自”和“五包一定”责任制,向当事人承诺天天都是院长接待日,人人受到院长接待,案案得到妥善处理,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小事不出庭,大事不出院,赴省进京零上访。
信访人朱某夫妇曾先后7次进京上访。2012年五一期间,商水县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亲自约见朱某夫妇,苦谈三昼夜,通过思想疏导、亲友协调、持续做朱某夫妇的工作,朱某夫妇终被感动,终于停访息诉。为解决场地和资金困难,使朱某的
建材厂早日恢复生产,商水县人民法院领导协调帮他租用了10多亩地皮,并积极协调解决50万元企业贷款。朱某夫妇切实感受到了法院的热心和诚心,还特意到法院表示感谢。
以治理非访为突破口,构建大信访格局。商水县人民法院通过信访评估、回访当事人、带案下访、预约接访、约期接谈等形式,进行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及时交办,限期化解;通过信访分析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全院涉诉信访工作整体形势,对工作不主动、排查化解不到位、约期接谈不及时的庭室和个人,在全院通报批评。2012年以来,该院共走访当事人1203人次,预
约接谈信访169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6起。
商水县人民法院充分调动和借助社会力量,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单位代表、社会知名人士、社会法官等参与矛盾调处工作,通过情理疏导、帮扶救助、真情感化、引导分流等方式逐案化解。
去年以来,商水县人民法院共化解信访积案135件,结案率、满意率、息诉罢访率3个百分之百。同时,商水县人民法院对无理缠访、闹访、冲击法院机关、侮辱谩骂法官的上访人,坚决依法惩处,共依法拘留7人、训诫4人。
“修德、敬业、济世、爱民”的商水法院精神,充分体现了商水县人民法院的司法为民情怀。去年以来,该院以诉讼服务改革为契机,着眼辖区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多方面探索创新诉讼服务举措,实施劝诉、导诉、息诉,构建和谐诉讼关系“三诉一构建制度”,着力打造“劝诉分流、导诉指引、答疑息诉、立案审查”四位一体的便民诉讼服务平台,提升诉讼服务工作水平,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探索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创新实践了“三诉一构建制度”,形成了人民群众来院,办事有人引、程序有人指、疑惑有人解、查询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纠纷有人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一是真诚劝诉,多元化解。商水县人民法院以“和”为中心,对当事人的诉请和主张进行劝解,由导诉员递上一封院长致当事人的公开信,利用院长寄语真诚劝诉,导诉员耐心讲解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优势,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解决途径,让纠纷分流到基层,化解在诉前。
二是全程导诉,便民利民。商水县人民法院由导诉员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从立案、审判、执行全程一对一导诉服务,对各个阶段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提醒,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指导当事人按程序,合法、理性表达诉求。同时,由导诉员发放便民联系卡,时刻与当事人保持联络、接受咨询。
三是答疑息诉,案结事了。对调解结案的,导诉员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调解协议,促使纠纷彻底化解;判决结案的做好判后答疑、法律释明,使当事人息诉服判,对不服判决的引导其走法律途径,做到诉而不访。商水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劝诉350起,316起纠纷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发现信访苗头165起并成功予以化解,涉诉信访案件同比下降90%以上。
2012年10月8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作出批示:“商水法院的经验很好,商水法院晋梦周院长的寄语很温情。请政治部认真总结和推广商水法院和晋梦
周院长的工作经验。”省高级人民法院实地调研后发出专题通报,供全省法院学习借鉴。
同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对商水县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作出批示:“商水县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四个必须五项制度’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这是破解涉诉信访难题的有效措施。望继续努力,持久抓、深入抓,真正实现涉诉信访工作的良性发展。”
春风化雨润心田,情到深处冰自融。商水县人民法院以温馨的司法服务、踏实的工作作风、丰硕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人民群众对商水县人民法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去年以来,该院收到当事人送来锦旗30面、牌匾10块、感谢信25封。商水县人民法院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人民群众对该院的种种质疑烟消云散,当地党委、人大等部门对法院工作非常满意,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县工作会议上对该院提出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