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原崛起提供有力法学理论支持
河南省法学会突出应用对策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成效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这是有人对河南省法学会的评价。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突出应用对策研究,有效整合法学研究力量,构建科学合理学术研究机制,注重实践应用效果,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的路子,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是法学会的根本职责。河南省法学会坚持实施年度课题发布招标制度,做好法学研究课题,2010年以来共发布各类招标课题150多个,先后组织人员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解读》、《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调解制度理论与实践》、《中部论坛论文集》等书籍,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针对涉法涉诉信访这一突出问题,省法学会组织力量开展专题攻关,形成2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一书,全面介绍了河南省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两查一访一满意”等工作经验,成为直接指导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理论依据。围绕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出版了《调解制度理论与实践》一书,丰富了我国调解制度的理论研究,促进了调解工作实践。
注重发挥学科研究会作为繁荣法学研究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吸纳研究力量。河南省法学会所属11个学科研究会共参与120多部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组织参与了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以及清理工作,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治河南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整合资源打造河南法学研究的整体合力
河南省法学会坚持从河南法学研究人才队伍和法学研究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借助外力,不断创新法学研究形式,努力形成法学研究的合力。省法学会创办了河南法学家论坛并于2009年举办了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中原崛起”为主题的第一届论坛,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评价河南法学家论坛是河南省法学会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科学发展大局的一个新举措。其后,河南省法学会分别在2010年、2011年连续举办了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为主题的第二届河南法学家论坛和以“中原经济区建设法治保障”为主题的第三届河南法学家论坛。每届论坛都吸引了省内外30多名法学家参会,共收到各类论文1700多篇,其中法学家提交的论文160多篇。对这些研究成果,河南省法学会积极梳理归类,不少成果成为直接指导工作的理论依据。
搭建平台确保优秀人才和研究成果推陈出新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作为中国法学会着力打造的提升法学会影响力、推动法学会工作的重要品牌,河南省法学会对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2007年5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双百”活动进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中国法学会转发全国学习参考。目前,河南省在省直、省辖市和县(区)累计举办“双百”活动127场,直接受众45000多人。河南省法学会还重点安排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参与宣讲活动。
积极组织参与中国法学会举办的学术论坛是河南省法学会提升法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工作抓手。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共组织征集论文1260多篇,选送高质量论文280篇,分别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04项,位居中部6省前列。
河南省法学会注重发挥网络宣传新型媒体的优势作用,生动直观反映河南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反映省内外法学研究的新动态,积极宣传推介省内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法学研究人物,提升了法学会和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服务政法工作大局的积极有效作用。(记者 少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