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部新修订法规10月1日起施行
建立源头治超机制加强路政管理
修改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办法》近日获得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修改后的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从地方政府水土保持责任、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有关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规划编制中应当包含水土保持章节,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保持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办法》于2001年9月28日起施行。这是新疆首部关于交通法制建设,促进公路依法行政,加强和规范公路工作的地方性法规。2013年,这部实施了12年的法规首次补充和完善。在路政管理方面,主要针对治超难问题,强化了相应管理措施,提出建立治超工作机制,源头治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公安、国土资源、工商、安监、监察等部门建立完善治理超限运输工作机制,建立货运源头治超工作责任制,加强超限运输综合治理。同时,要求煤炭、矿石、水泥等货物集散地以及货运站等场所的经营者应当按规定装载货物,不得超标准装载、配载,不得为超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不得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煤炭、矿石、水泥等货物集散地以及货运站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制止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
实施公路法办法还提出,公路收费站应当根据交通量变化调整收费道口,确保车辆顺畅通行,并逐步推行电子收费方式。同时规定,除国家规定免收车辆通行费的车辆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不得故意堵塞收费道口、强行冲卡、破坏收费设施或者实施其他扰乱收费管理秩序的活动。进入封闭式收费公路的车辆,应当凭通行卡(券)进出。无通行卡(券)、持无效通行卡(券)或者倒换通行卡(券)的,由收费单位按照最长里程计收车辆通行费。(记者潘从武)
·新疆巴音郭楞“四提醒”遏制盗抢
·新疆法院多种形式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新疆博湖破获系列盗窃牲畜团伙案
·新疆石河子:引导群众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新疆公安厅特邀监督员建言献策
·中国禁毒基金会在新疆开展捐赠和慰问活动
·中国禁毒基金会在新疆开展捐赠和慰问活动
·新疆兵团第七师法院 构筑阳光工程
·新疆克拉玛依司法服务平安油城建设
·[视频]新疆:超越血缘的亲情
·[视频]新疆兵团:信息化助推平安兵团建设
·新疆隐性民间高利贷纠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