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亲情的味道

2013-08-21 19:28: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今年的1月19日,奶奶已离开100天了。说实话,奶奶的离去没有带给我更多彻夜未眠,没有带给我更多泪眼婆娑,但总会有那么一些不经意的时刻、空间,让我想起已经远去的奶奶,感受到她的味道。所以我一直在想:亲情究竟是什么味道?

最近一次感受到她是去医院扎针。头疼是我的老毛病了,那一天头疼的实在受不了,索性请了假去医院扎针灸。这虽是我第一次扎针灸,但我对那一根根银针并不陌生,因为从前奶奶常常头顶一根银针回来做午饭,然后下午再骑着三轮车去扎腿,所以我猜想扎针一定不疼。进了理疗室,浓重的中药味道,几位老人正在治疗。

“你是贺老师的孙女吧,你奶奶以前总来这里扎针。”

说着说着,一根针扎进了头顶,于是有了第二根、第三根……

听到贺老师这三个字,有人搭话了:“老太太以前腿不好,隔几天就来,最近小一年没见了。”

还没等我回话,大夫就接上了:“贺老师前几个月去世了,食道癌……。”

不知是不是我的心理反应,太阳穴和虎口上的针刺让我钻心的疼。脸趴在枕头上,闻到的依然是那浓重的药味,但我却倍感亲切,好像奶奶以前身上的味道,好像她从未离开。银针通上了电,记忆也被涌了出来……

那个时候,我去警院培训防爆安检,奶奶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转移了。但我怎么也没想到,短短6天的分别,竟让我们从此阴阳相隔。培训的第四天,父母打电话让我请假去医院看奶奶,我知道情况必定不好。

医院的走廊好像变得很漫长。进了病房,看到奶奶还在,我像是吃下了定心丸。她还有浅浅的意识,能听到我在唤她,向我眨眼点头。那天晚上,我执意留下,天真的以为一个晚上她会好起来,因为第二天我一早就要走了。

离开之前,我轻声唤她,她没有睁眼。

“贺老师,等我周六回来……”。听到我叫她贺老师,隔着呼吸机的嘈杂,我听见了她默默地回应。

走的时候,那长长的走廊又骤然变得很短……

为了不影响我周六考试,家人没有告诉我奶奶当晚去世的消息。快到奶奶家门口,就看到了已经在等我的表哥。远远地闻到了香火味儿,门口有很多人,我从他们和烟雾中间穿过,看到奶奶的照片,我上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我从不愿让别人尤其是家人看到我脆弱的一面,我一直平静的甚至有些冷酷。

“奶奶,来晚了……”抬起头对着她的照片说出这五个字,汹涌的泪水彻底淹没了我。

在贺老师陪伴我的24年里,她一直身体力行地教我要做一个善良乐观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警察为了人民,必要的牺牲是光荣的;为了百姓,一切的奉献都是值得的。”以前我觉得她像是念台词,滑稽之余还有些教条。晚上收拾她的遗物,我发现了几个厚厚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她上班期间每天忙着做家访背课、退休后当志愿者参加各种活动,还有她因为忙工作疏于对家人照顾的愧疚。笔记本里夹着红歌的歌谱、自编的天津快板词《公民道德应该怎么做》以及写给党90岁生日的献礼诗……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在奥运会时戴着红袖标“执勤”的形象、在北京新闻里演示如何垃圾分类。她的谆谆教悔让我肃然起敬。

现在想来,其实很多时候奶奶都在默默地鼓励、支持、引导我,只是那份弥足珍贵的关怀被少不更事的我一直忽略。以前我总喜欢看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和节目,却不知这24年来家中的桌上一直有一碗温热的“鸡汤”。而我亏欠奶奶的那句真诚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却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爸爸说,奶奶是家中的一面旗帜。旗帜是不会倒的,虽然她走远了,但是她留下的善良、执着与坚强却定格在我的心中。

针灸结束,走出医院,雾霾浓重。我低着头,把鼻子塞进围脖里快速往家走。邻家炒菜的飘香让我又想起了奶奶。我觉得奶奶并没有走远,她只是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巷子里依然飘着她身上中药的味道、炒菜的味道,我从中也感受到了亲情的味道……(摘自房山公安分局网站)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