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吉林

吉林松原:五种警务模式提升群众安全感

2013-08-21 14:57: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吉林省松原市公安局结合本地实际,以民意为导向,逐步摸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 “居家式”、“捆绑式”、“合成式”、“导航式”、“巡诊式”5种社区警务运行模式,使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逐步攀升。

  “居家式”警务

  地处松原腹地的乾安县大遐牧场下辖9个分场、11个自然屯,常住人口近6000人。2007年以来,这里仅发生过两起一般刑事案件和几起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群众的安全感每年均超过95%。

  牧场平安的根源在哪里?因为这里有一个夫妻警务室——仲万福警务室。2007年,仲万福和老伴儿来到这里扎根,老伴儿协助仲万福做人口协管、民事纠纷调解等力所能及的工作。6年多来,仲万福通过“勤走、勤看、勤问、勤记”,对辖区情况了然于胸,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在松原市共有4个这样的“居家式”警务室。

  “捆绑式”警务

  松原市的飞宇金伦花园小区是热销楼盘,这里最吸引购房者眼球的是治安状况一直保持良好。可几年前的飞宇金伦花园小区“两抢一盗”等案件频发。

  公安机关总结推出 “警民联手、兑现奖惩、捆绑考核”的新路子,成立了“治安联防理事会”,在小区设立警务室,配备警力2名、辅警4名,并返聘1名经验丰富的退休民警常驻社区;组建了40人的专职巡逻队,配备30辆警用自行车,协助社区民警参与治安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激发队员的工作积极性;选出的楼长、单元长协助民警化解矛盾纠纷;规范小区建设标准,指导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68个,与派出所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发动居民安装防盗设施728套。

  “合成式”警务

  松原市区共有58个社区居委会,吉林油田就有16个。松原市公安局与吉林油田协商确定了发挥各自优势,走“合成式”发展的路子。

  2011年7月,吉林油田投资建设了8个标准化警务室,社区民警在社区居委会任副职,从油田保安中选出200人组成油田矿区辅警支队,经公安机关培训后分配到8个警务室,在社区民警组织下,开展油田社区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等工作。

  镜湖社区完全实行网格化管理,巡逻辅警队员达43人,门岗全部启用“吉油通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小区群众凭“卡”进出。小区还组建了150人的“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发展了54名调解员。2012年以来,这里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小区。

  “导航式”警务

  松原市宁江区第五中学的老师对记者说:“现在学生上学、放学回家都很安全,因为这里的‘校警’是孩子们的安全‘导航员’。”

  松原市公安局设立校园警务室125个,配备校警597人,建立完善了相关制度。驻校民警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内防火、防盗、防灾害事故等演练,为师生上法制教育课,监督、检查校园技防、物防设施建设的落实,严厉打击侵害师生权益的涉校违法犯罪活动。警方会同教育、文化、工商、食品、卫生等部门全面开展“护卫天使行动”,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松原市11家规模医院和12家重点企业全部设立了警务室。一年来,派驻民警组织医院、企业开展安全检查569次,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895处,协调安装监控探头225个,培训医院、企业安保人员2128人次,开展法律宣传324场,化解矛盾纠纷520件。

  “巡诊式”警务

  白天,10余辆流动警务车,在松原市、县城区的大街小巷穿行,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和法律咨询,或按约到行动不便的群众家中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等业务,并送证上门,让群众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温馨的服务;夜里,全副武装的民警开着警车,在大街小巷巡逻,哪里有警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在广大农村,派出所每周都要抽出1至2天时间,开着“流动警务车”深入各村屯,开展“送温暖、送平安、送服务”活动,尽最大能力为群众提供“门口”服务。“只要民警心里装着群众,每辆警车都是咱群众的流动的警务车。”松原市的老百姓发出内心感慨。(记者 张涤非 通讯员 姚大伟 张春辉)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吉林大安破获20余起入室盗窃案
·吉林举行全省人大常委会学习班
·吉林政法委:找好解决"四风一顽症"对策措施
·关注东北抗洪抢险救灾: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关注东北抗洪抢险救灾: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视频]吉林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开展抗洪救援

·[视频]吉林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开展抗洪救援
·[视频]吉林大安:民警有序疏散群众保安全
·吉林高院召开翟树全同志先进事迹研讨会
·吉林敦化破获系列盗窃木耳案
·吉林大安:免试获证空壳驾校骗近百名群众
·吉林上半年立查职务犯罪19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