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谷法院有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集体——平谷法院档案室。而我,就是他们其中普通的一员。全院每年上万本卷宗归档的重任,我们悉心照料着;每年上千名当事人查询档案的工作,我们耐心陪伴着;除此之外,配合全国公检法院系统案件查询工作,配合全院各项定期或不定期的案件评查活动,我们都在默默地耕耘并从中体味快乐着……。如果你问是什么在激励着我们?我想,是一个梦,一个让我们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梦……
去年开始我院档案的扫描工作逐渐展开,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建院以来的全部案卷都要从库房移出进行扫描。当时我们档案室一共有四位同志,俩位大姐和一位老师傅的身体都不是很好,但是面对紧张而繁琐的工作,我们义不容辞。由于库房里卷宗存贮的数量之大,我们四个决定成流水线工作模式。我负责爬上库房的密集架抱下一摞摞案卷递给付姐,付姐负责把案卷传给郭师傅由他摆放整齐,再把装满一车的案卷运到档案室,由姜姐负责登记案号及册数。那时又恰逢单位刚刚停暖,春寒料峭,一层的档案室十分阴冷,但因每天高强度重复重体力劳动,一连就是半天,我们时常累的大汗淋漓。一天不下十趟的搬运让运送案卷的小推车也不堪重负,一连坏了三辆。而我们也都落下了毛病,就连我这个最年轻的胳膊疼起来就是好几天。但看着库房的卷一点点被我们腾空,最后又一点点扫描成电子卷宗,我们互相鼓励打气,最初的叹息一点点化作欣慰。周而复始的工作转眼已是一个春秋,一年的时间我们终于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院百万本档案的出库、入库、扫描工作,当我们当事人及同事们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便可在在电脑上浏览卷宗及打印,而无需往返于库房翻阅原卷时,这份成就感淹没了当时我们的付出和汗水,幸福感油然而生。
除了这档案管理的工作,每一天我们接待当事人数十人次。记得有一天,我们向往常一样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一切工作都显得那么平静而有序。这时,一位六十多岁、脸颊泛红的老大爷走了进来,一进门,我就闻见了他满身的酒味,嘴里还一直碎碎叨叨的说个不停,仔细一问才知道他要查阅一份民事卷宗。我核对了他的身份证,翻阅卡片查出了案卷号,与我在岗的郭师傅去库房取卷。就在这时,这位老大爷突然拿起桌子上我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接着又拿起郭师傅的水杯喝了起来。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见此情景愣住了,被吓的慌乱说了一句“您,您怎么喝我们的水啊?”,老大爷抬起头俩眼瞪着我大声嚷道:“你们的水我为啥就不能喝!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连案子都判不公,我跟你们这喝口水都不行了?!”,接着他连同对案子的不满情绪雷霆般地发泄到我的身上,并开始大声对我说着难以入耳的话。在库房取卷的郭师傅听到喊骂声连忙跑回屋里,我本想着郭师傅肯定会帮我鸣不平,谁想到,郭师傅一面打断他的话,用和缓的语气对他说:“老兄,卷拿来了,您要印啥啊。”一面冷静的暗示我继续为他做登记手续。郭师傅一页页印着卷宗,嘴上还一直在开导这位老大爷,“老兄别着急,印好了这卷,给律师看看,问题就好解决了。还有啊以后少喝酒,对身体多不好啊”,郭师傅一边说着一边让我给老大爷倒茶。也许是被郭师傅亲切的语气感染到,也许是听进了郭师傅在理儿的话,这位老大爷不再似刚才骂骂咧咧了,安静的等待印好的卷宗。事后,郭师傅似乎看出我满腹的狐疑和委屈,未等我开口,他就笑着对我说:“当事人来咱们这有时候带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都说司法是守卫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你想到了咱们档案室的不是要申诉就是要再审,咱们这寄托着他们最后的希望。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不直接奋斗在审判一线,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体谅当事人的苦衷,满足他们的需求,以脚踏实地的工作再次守护着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啊。”那一刻,我才深深的意识到身为一名档案工作者的价值与光荣,并立志守卫光明,让正义的火种在自己的手中薪火相传。从此,无论遇到态度多么蛮横的当事人,我都释然。
我挚爱这份平凡的工作,虽然只是一名法院的档案管理员,犹如满天繁星、默默闪烁,犹如沧海一粟、静静流淌,但是它更像是衬托鲜花的绿叶,辉映碧空的云朵。
我崇敬这份平凡的工作,因为它储藏着平谷法院每一位干警辛勤努力的结果,储藏着平谷人民一步步走向和谐社会的历程。
我们选择在这平凡的岗位书写着自己平凡的一生,把历史留给明天;我们选择在这平凡的岗位谱写出不平凡的事迹,把忠诚交给信赖;我们选择用有限的生命沉淀无限热忱,照亮前方的路;我们选择用最朴实无华的付出抚慰世间冷暖,铸就我的梦,当事人的梦,我们共同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