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PM2.5监测仅4城市合格
近9%饮用水源不达标
环保部8月20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74个城市中94.6%的城市PM2.5不达标,达标城市仅有4个;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此外,906个饮用水源中,有近9%的饮用水源不达标。
就空气质量,报告称,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要求,2013年1月1日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开展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6项指标的监测,并向公众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
按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3年上半年,74个城市中,邢台、邯郸等28个城市达标天数不足50%。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O3,分别占污染总天次的63.4%和20.1%。
上半年74个城市中PM2.5仅舟山、惠州、海口和拉萨4个城市达标,占5.4%;70个城市未达标,占94.6%。PM2.5为城市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关于水环境,报告表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监测的61个国控重点湖(库)中,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7个,占11.5%;此外,滇池10个国控点位均为劣Ⅴ类水质,全湖平均为重度污染。
报告说,2013年上半年,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共出现22次重金属超标现象。超标断面分布在永定新河、御河、海河、北运河、达赉湖、派河、螳螂川、渭河、阳宗海和洪泽湖。
环保部在对326个地级以上城市906个饮用水源地的监测表明,906个饮用水源中,地表水水源地561个,其中,529个达标,达标占比94.3%;地下水水源地345个,304个达标,达标占比88.1%。
两项饮用水源达标情况综合起来看,有8.8%的饮用水源不达标。(记者郄建荣)
·安徽:为生态强省提供公正高效法治环境
·河南焦作:营造法治环境助圆焦作梦
·黑龙江优化法治环境助力非公经济
·[视频]山东济南:"治安大扫除"净化治安环境
·平顶山:为建设美丽鹰城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山东省检察机关首次"亮剑"环境公益诉讼
·山东省检察机关首次"亮剑"环境公益诉讼
·保定法院倾力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助力区域发展
·医疗环境需要综合治理
·湖南岳阳中院27条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数万患者拥入长寿乡是环境“逼”人
·环境“公益诉讼”,谁来当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