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市二中院法警支队警营文化建设纪实

2013-08-21 10:52: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上海法治报 

   记者近日在上海市二中院了解,该院法警支队担负着服务审判、保障安全、维护稳定的任务,每年光提解还押刑事被告人就达2400多人次,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当突出。为解决这些矛盾困难,支队队员们刻苦练兵,着力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警营文化建设之路。该支队从2010起连续三年被高院评为一级警队,2011、2012年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还被最高法院评为执法规范化先进单位。

    老法警们的不懈追求

    二大队吉国连是一名部队退伍战士, 1995年进入支队,他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强责任心。在一次提押中,吉国连主动背着一名瘫痪的刑事被告人上庭,一直坚持到整个开庭结束,然后又将他背下法庭。该被告人因贩毒吸毒触犯法律而被提起公诉,因为担心发生不测,他宁愿将风险一人扛下来。三大队丛颖是一名转业干部,曾是全市法院唯一的一位女警长,有着北方人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的风格。一次,她丈夫突发脑出血紧急入院,可她却在执行任务的路上,领导和战友们都劝她回去看看,但她坚持等到任务完成后才回去。丛颖到医院时,支队领导早在医院监护室探望,并积极联系主刀医生,为她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一大队钱小龙是一位有着近40年警龄的老法警。按照要求满55岁可以受到照顾不开警囚车,支队领导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安排他到“二线”工作,可他却说“现在法院警力比较紧张,趁身体好,在一线再干几年。”为保证自己有一个较强的体魄,他每天坚持跑1万米,再忙也要挤时间跑。去年岗位练兵大比武,为了不拖后腿,他就甘当“小学生”,连回家还让家人帮着练,从没有向支队领导诉过苦、提出不参加练兵的要求。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对本职岗位的依依不舍,让二中院法警支队迈过了一个又一个横在面前的坎,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佳绩。

    “保证法庭安全是职责”

    “选择这身警服,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担负起更大的责任。”类似的感慨之言,在两本《警营季风》中出现频率比较高。

    近几年来,由于公安部门对刑事被告人相对不移监,警队提押遍及全市30多个地方,许多还在远郊,一次行程几百公里,如果遇到艾滋病、传染病患者、残疾人,或有暴力倾向的刑事被告人时,押解辛苦只是其次,危险常在左右才是主要的。

    2011年5月,支队将建院以来首次跨省提押的任务交给了一大队长邵爱华。往返上千公里,又是一名加刑的再审,押解任务必然困难重重。为犯人戴镣铐、带犯人上厕所、给犯人点烟等一系列小状况,他亲自上手,不断地与犯人进行“周旋”,最终将犯人押解到目的地。

    “当时紧张的情节依然会历历在目,恐怕会永远留在记忆里。……”这些经验都成了年轻法警在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

    三大队长王万钧尽管岗位换了几个,但不变的是他对工作始终坚守的责任。一次,他负责庭审值庭,一名刑事诉讼人不满法庭判决,突然向被告人冲去,千钧一发之际,他用身体挡住了被告人,及时制止了一起恶性事故的发生。他说,“无论诉讼人、被告人,在庭上都要保证诉讼参与者的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诉讼渠道,这就是我的岗位。”

    判决书上没有法警的名字,审判台上没有法警的声音,但每张法律文书都渗透着他们的汗水,每次庭审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这是对该支队《警营季风》最好的解读。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辽宁全省法警“备战”体能达标活动
·河南新郑法院法警协助执行局攻克“执行难”
·最高法院全国推广泰州法警教材
·河南淮滨法院开展夏日法警大练兵活动
·江苏盱眙民警创新推出三道“加法”警务
·枣阳法警大队:“三化”模式成就双桂冠

·枣阳法警大队:“三化”模式成就双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