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行政审批仍有不少“水分”可挤

2013-08-21 09:20: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徐 娟

本月初,两则新闻与普通民众“办事难”、“盖章难”联系到了一起:安徽颍上县一国土局干部身亡,缘起因要求办事群众“请客”,酒宴过后发生意外;而在武汉,一学生吐槽,为申请助学贷款,他盖了26个章。近日,北京又爆出类似新闻: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江琴,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符合北京市生育二胎的条件,但奔波三个月,证明开遍祖孙三代,至今仍未完成所有审批程序(8月20日《新京报》)。

“办事难”、“盖章难”,都直指广受诟病的行政审批。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已四度取消和下放183项行政审批事项,各地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加起来也为数不少。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提速,审批事项不断削减,但不少公众仍感到过多过杂,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这说明行政审批改革还有“水分”。

行政审批改革存在“水分”,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砍掉”的多是含金量不高的审批事项,一些核心权力因受各种阻力干扰尚难触及。有的地方玩数字游戏,把多项行政审批合并成一项,以此展示改革“成果”;有的则利用“红头文件”,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这些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改革的实际成效。

另一方面,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中梗阻”的情况。这里既有把中央行政审批改革好政策“歪嘴和尚念错经”的现象,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招,还有少数公务人员存在的靠山吃山、靠章吃“章”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无论是稳增长、防通胀,还是惠民生、促和谐,都需要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越深入难度越大。可以预见,剩下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公众利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触动地方和部门的利益面越来越直接,已经成为行政审批改革的难点和焦点。

挤掉行政审批改革的“水分”,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和自我解剖、壮士断腕的勇气,“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转变政府职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要拿出路线图和时间表,也要公开透明,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坚决纠正行政权力的越位、错位、移位、缺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