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基层优秀知识产权法官代表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3-08-21 08:17: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提高个人修养 学会“尊重当事人”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 林子英

    基层法院是最贴近百姓的,基层法官的行为、执法环境的好坏,从某种角度上讲,会影响到整个法院的形象。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和庭长,我有责任在基层这个岗位上,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

    基层法院是矛盾集聚区,矛盾最直接、最集中、最突出。基层法官解决矛盾、平复矛盾是一项躲不过的工作。要学会“尊重当事人”,需要法官进行个人修养的培养,这会有助于调解工作的开展。我们庭制定了“审判作风十条”,通过建立信任机制,严格规范办案、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等措施,使当事人信任我们。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存在认识不同的情况,因此,对于基层法院来讲,保证案件质量最重要的是保证事实查证的准确,提高驾驭庭审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确保案件既判力的能力;同时加强调研,增长拓展视野的能力,我们立足于基层的大量案件,从中发掘新类型、疑难案件,及时进行总结、研究,积极为全市乃至全国法院的司法审判作出我们的贡献。

    要想做好基层法院的庭长,离开业务肯定是不行的。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听案、核案、办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案件要始终保持敏锐性。这些年的知识产权审判使我感到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原地踏步,很快就会被淘汰,只有坚持学习才行。

崇高的法治梦想要根植在群众中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 厉 莉


    我深刻地意识到,崇高的法治梦想只有根植在人民群众中才有生命力。如果说法治是一颗种子,那么司法工作者就是园丁,而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对法治的信仰就是土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青天文化,在这样的法律文化中,怎样建立司法公信?或许对于我们而言,就是用自己的所言所行,去努力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好人、青天,再以青天的身份让老百姓信任良法。

    作为一名中国当代法官,不仅要担当起法庭上头顶天平肩扛正义的神圣与庄严,还要耐得住转过身去法庭外的琐碎与平凡,甚至要忍得了遭人白眼的卑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在民众心中树立司法公信力。

    其实,做一个基层法官挺不容易的,收入低、责任重、工作压力大,还总是要遭受各种怀疑和误解,但我们依然非常爱这个职业。或许这就是每一位怀揣信仰的人民法官的法治情结吧。而这种情结究竟是什么?或许就是一种为民的情怀。其实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生活是连续的乐章,而陷入纠纷当中,则是他们生活中的变奏曲;尽快地帮助他们解决纠纷,目送着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是法官职业对于自我的价值所在。

    其实,司法审判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为民,有了一颗为民之心,就有了公正和廉洁的内在驱动力,而正是这一切,铸就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