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最美的轨迹

2013-08-20 20:01: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子弹出镗直命十环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流星瞬间燃尽释放的那束绚丽光芒;奔流不息的小河穿越山谷蜿蜒的那曲曲折折的河道……这些都是至美的形迹。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循环流动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最后形成特定的运动轨迹,这轨迹或有形或无形,或封闭或开放,但它都证明着生命存在过,运动发生过。如同泰戈尔诗中所说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人生,就是一种轨迹。

    每个人最初都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与期待,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一马平川,任由驰骋。但是人生比不得列车,有预先铺设好的轨道,只要检修正常、障碍清除,便可畅通无阻,直达目的地。生活不会按照预想的轨迹行走,变化随时都在发生。年少时,我是个不愿安定的人,想着以后要在尽可能多的地方生活,在每个我能够生存的城市过上三年五载。成年之后,学了法律,将法官确定为以后理想的职业。毕业后来了日照,如愿做了一名法官,不同的城市,理想的职业。两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已经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工作中。但当新奇褪去,法官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当一个人内心孤独无助、心理负荷超重,我终于体会到了这个神圣职业背后隐藏着的艰辛、压力与苦心孤诣,它与深深的漂泊感叠加在一起,便化作了对现实的不满和现状的不安。那个时候我常常在想我的人生轨迹究竟该是怎样的?甚至会滑稽的看一下手掌的纹路,似乎那杂乱的线条昭示着人生的下一步。

    经过的事,再热烈也是平常;未竟之事,再渺茫也有期待。年少时的愿望又开始浮现,我渴望生活有些改变,我希望走出近乎封闭的环境,走进别样的天地,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机会似乎从天而降,我被借调到一个公认“有前途”的部门工作,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带着七分欢喜、三分不舍去报到的。狭窄的办公室里总共三个人:局长、科长和我,我们的工作包括在炎炎烈日下,奔走在郁郁葱葱的银杉围绕的门球场地上,抓拍银发苍苍的老干部挥舞球杆的镜头,包括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周末教育大讲堂,同时也包括涉密的组工信访案件的调查、汇报。期间每当有人问起我从哪个单位过来时,我会坚定地回答:法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三个多月过去了,开始考虑去留。如果留下,以后会接触很多的人和事,不再是单一重复的生活和工作,我的人生轨迹将会是开放的、未知的。同时意味着我将脱离我的专业和职业,不会再有听着当事人的悲惨遭遇,背过身去轻轻拂去泪水的触动,不会再有听到当事人诉说感激、手接锦旗的满足,也不会再体会写完一个判决时,学以致用的快感。无论这是怎样的一条阳光大道,对于我来说只是岐流乱径,我应该回归人生正轨。

    人生,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轨迹,可以不必优美,不必炫目,亦不必形态多姿,不必浓墨重彩,但你一定要执着坚定地,走出一条光彩透亮的属于自己的行迹。我们每一名基层法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描绘着朴实无华的人生轨迹:规以成圆,代表着圆满与完美,只有基层法官将恤民之情、爱民之心化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审执方式,才有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矩以成方,代表着公正无私、清正廉洁,执正义天平的我们用生命去谱写着司法为民、司法公正,这才是大写的人生,最美的轨迹。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 刘利红)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