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她的臂弯里抱大了三代六个人。她的两个小弟,两个子女和两个孙子。祖母对于上辈的影响,我只能从父辈的讲述中知道一点儿。她对我的关心与爱护却是非常真实的。回想成长的历程,我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她的期望与鼓励分不开。三十年来,她一直用朴实的方式激励着我在学习与工作中发奋努力,不断进步。
祖母对我的疼爱是出了名的。听邻居们说,小时候夏天祖母抱着我出门,怕太阳晒着我,都要溜着墙根走,实在没有阴凉的路就会倒着走,用身体为我遮挡火辣辣的太阳。小脚的祖母抱着我走在烈日下的画面深刻地印在我的头脑中,我知道她抱在怀里的是她的生活的又一个希望,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就会升腾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奋发向上,做个好男儿,不让祖母的期望落空。
儿时的我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孩子,没少逃课。每次犯错误,祖母从不打骂,而是让我念:从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内有黄金。早知书内黄金贵,自小读书下苦心。每次念完这此话,我贪玩的心就会收敛些。不为书内的黄金,只是不敢正视祖母的眼中流露的失望与难过。每逢农历的初一和十五,祖母都要走很远的路到寺院祈祷我每次都能考个头一名,即便是风雨交加的天气也从不间断。在临近高考的日子里,祖母的执着与坚韧给了我信心和动力,激励着我渡过了求学中最为艰苦的岁月,并第一次实现了祖母的愿望,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一所著名的政法院校。
毕业后,我如愿分配到法院工作,在庭内做书记员。祖母问我在法院具体干什么,我怕祖母不明白书记员的工作性质,就告诉她是写东西的。祖母脸上漾溢着一种自豪,说:“你小的时候寺里的和尚就说,你长大是靠笔杆子吃饭的,不是出苦力的人,我知道俺娃就是聪明。”大约半年后,一个亲戚到法院打官司,向同事打听起我来,了解到书记员的工作性质,并告诉了祖母。回到家中,祖母很迷惑地问我:“娃啊,你在法院不给人说事(指办案)吗?”面对祖母的疑问,我心里挺不是滋味,感觉愧对祖母的期盼。从那天起,我就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随后的日子里,我抓住工作之余的每分每秒,投入紧张的备考中,一连几个月吃住在单位,没有顾得上回家看看。闲暇时打电话问候家人,祖母苍老的声音从电话的那端传来,“娃啊,我又梦到你得了第一了。家里没事啥事,你不要跑了,用心读书吧。”我第一次意识到祖母将我养大,除了盼望着我有出息外,从没有对我要求过什么。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哽咽无言。
紧张的复习后,我通过考试取得了法官的资格,不久被任命为审判员,成了一名真正的法官。全家为我的进步而高兴,然而祖母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兴奋,我心里一直纳闷。离家前祖母把我叫到她的房间,拉着我的手说:“娃啊,你有出息了,你要记住给人家断事要一碗水端平啊。”祖母的话惊醒了我,法官不仅是个荣耀的职业,更多的意味这一种责任。在工作中,我牢记着祖母“把一碗水端平”的叮咛,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案,规规矩矩做事,丝毫不敢有所松懈和怠慢,努力走好法官生涯的每一步路。
在老法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被提拔中层干部,随后又立了个人三等功,连续两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面对诸多的荣誉,我不由得变得浮躁起来,工作热情减退,主动性不足,工作上没有太大的起色。后来一件小事再次改变了我。那天,我和祖母在街上碰到一个老邻居,对方不住地夸我年轻能干,祖母急忙阻止他说:“他一个年轻人,能有啥能耐,还不是靠周围人照顾,多少有点出息。”当时我的脸就红了,怎么也得意不起来了。回来时,祖母一直在开导我:“娃啊,你还年轻,以后路长着呢。哪能别人夸几句,就得意起来啊。别人夸咱能干,咱更要踏实啊。要不,别人会看不起的啊。”晚上躺在床上,我认真反省自己,我发现成绩的取得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由于单位的领导、同事给我提供了良好环境与机遇。从那以后,我又有了朝气和锐气,但多了份稳重与成熟。
祖母在九十六岁那年离开了我们,但我的周围有了更多象祖母一样循循善诱、正直善良的人给我支持和帮助,也正是他们引领着我做个好人,做个好法官。
感谢祖母,也感谢象祖母一样给我帮助和教诲的每一个人。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县人民法院 周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