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打赢了,却拿不到钱,当事人手中的判决书如同一张“法律白条”,执行难业已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大丰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工作目标,多层次、全方位打击拒执行为,创新“立体执行威慑网”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破解执行难的新路径。
联合追击
让“老赖”无处藏身
“案件判决之后,老赖就与执行法官玩起了捉迷藏。法院传唤他不来,白天上门总是吃闭门羹。”大丰法院执行局郑刚局长告诉笔者,既然“阵地战”不行,那就好好打一场“游击战”,郑刚向笔者讲述了该院一起夜间突袭老赖的“战役”。
这本是一起很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2012年11月,原告周女士状告自己所在的服装厂老板王某拖欠其工资37650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王某却将服装厂经营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其妻子,自己和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执行人员苦苦寻找了其将近1个月,数次组织查找被执行人却屡屡扑空。2013年2月,王某所在地的执行联络员终于发现了王某的踪迹,并向大丰法院告知了这一情况。2月17日凌晨3点左右,该院执行人员在王某家中将其找到,并对其采取了拘留措施,在强大的执行威慑和释法说理下,王某终于认识到自己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现场履行了法律义务。
该案的成功执行,王某所在地的协助执行联络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大丰法院逐步建立起了涵盖各镇村组的执行联络员制度,利用其人头熟、信息广的特点,为法院查找执行财产和被执行人提供信息支持。
联手惩戒
让失信无缝可钻
2012年3月,大丰市新丰镇一食品加工厂老板季某像往常一样到大丰市区某高档酒店办理入住手续,但是入住申请却被酒店服务人员拒绝。原来,2012年1月及2月,该食品厂先后2次被多名果农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合同款项共计30余万元,法院依法判决该厂履行合同债务,事后该厂并未足额履行判决规定义务,案件均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在多方查询被执行财产的同时,大丰法院向工商部门通报了案件情况,并发出该院首例“高消费禁止令”,有2处娱乐场所违规接受该厂及相关人员高档消费的行为,被处以罚款处罚。在工商部门的有力支持下,“禁止令”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该厂也自觉履行了全部判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