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同一条起跑线”
“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有专家预测,社会组织的春天已经来临。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看,西部社会组织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自己是个‘空架子’,还要承接政府职能,怎么能叫人放心?”在权平看来,当前很多社会组织还不具备承接政府职能的条件,当务之急是要把自身发展壮大起来。而社会组织要发展,首先要获得宽松的政策环境。
税收政策的区别对待,是社会组织关心的首要问题。“营业税、所得税一年缴七八万元,跟中小企业没有多少区别。”甘肃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朱再进介绍,国家一直强调要在税收方面对社会组织给予优惠,但政策落实到位的很少。“什么该缴、什么不该缴,应该进一步明确”。
作为甘肃省社会组织评估的代表,朱再进两年来参与过300家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目前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没有几家,大多数收入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扣除税收、办公经费,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没剩多少。”朱再进认为,在目前财政直接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税收方面的“减法”政策就是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加法”政策。
越到西部基层,建议国家和地方对社会组织发展加大政策扶持的呼声就越强烈。“西部地区登记管理机关力量相对薄弱,有时‘只顾低头拉车,无暇抬头看路’。对政策的研究制定不够,导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措施不完善,尚未设立财政支持社会组织专项资金,也没有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政策。”辛广楠建议,国家要将社会组织整体上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加快发展。同时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社分开、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是当前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在西部地区,一些社会组织也存在“政社不分”的现象。“官办”社会组织能否回归“本色”,成了其他社会组织能否平等参与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前提。
“一些有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有权、有钱,不愁吃穿,跟我们这些纯民间的‘草根’组织有天壤之别。”王勇谦认为,大家应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公平、合理地竞争。
此外,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时,职能和资金转移能否同步,是业内关注的关键问题。“比如一项公共服务,原来政府做的时候,每年有100万元的工作经费,这一服务转移给社会组织后,经费也不能减少。”权平认为,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过程中,原来国家财政给政府部门的经费投入,能否一并转移到社会组织,需要明确。“对社会组织而言,这是最实际的支持和保障”。□
·北京市司法局召开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会
·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座谈会在云南昆明举行
·防治校园性侵 专业社会组织可进校园
·让评估成为衡量社会组织的“一杆好秤”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年底有法可依
·安徽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