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热点、难点案件就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直接显现。天津各级法院在办案的同时,注意梳理和总结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将审判工作融入平安建设之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塘沽审判区对症“难案”会诊“热案”
滨海新区法院塘沽审判区自2012年以来,以医疗纠纷、物业纠纷、房地产纠纷、道路交通纠纷、金融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六类社会关注程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热点、难点案件为突破口,推进具有人民法院特色的社会管理工作,有效发挥了解决纠纷和预防纠纷的双重职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把脉会诊”,分析案件症结
这些案件之所“热”和“难”,因其都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的基本权益。其中医疗、住房、劳动保障都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关注程度高。物业纠纷是近年来基层法院受案数量增速最快的一类案件,2010、2011年塘沽审判区受理的物业纠纷案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五成以上。这类案件标的虽小,但具有较大覆盖面,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其次,这些案件多是医院、银行、保险公司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诉讼,双方实力的不对等导致了案件审理难、调解难、执行难,实现案结事了实属不易。例如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诉讼双方地位、实力的不对等,使当事人产生了“靠法不如靠访”的想法,助长了“医闹”现象。再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由于保险公司对于调解的让度有着严格的内部规定,造成该类案件调解难。这些案件难审、难判直接导致了信访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对症下药”,措施有的放矢
去年以来,塘沽审判区采取了召开行业座谈会、签署备忘录、走访机关企业、发出司法建议等方式,搭建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极大地调动了相关单位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赢得相关单位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塘沽审判区采取了研讨会的方式开展交流沟通。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了辖区医疗机构、银行业、保险业、物业企业、房地产企业等七个研讨会。通过与相关单位促沟通、找问题、拿措施、定方案,使一些审判中的棘手问题迎刃而解。如,针对医疗纠纷案件普遍存在的“矛盾尖锐、专业性强、审理周期长、判决率高”的特点,通过召开医疗机构研讨会,与医疗主管部门签订了《法院与医疗机构联合调处医疗纠纷备忘录》。法院对医疗纠纷案件选任三名副庭长实行专业化审理,同时约定对于此类案件在处理中应遵循诉前调解原则、立案前鉴定原则和医务人员出庭原则。此举大大提高了该类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目前,该类案件的鉴定程序已全部前置于立案前,由此使案件平均审期由242天减少到了34天。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人员出庭率达到了100%。上诉率同比降低了15个百分点,上诉案件零发改,无一申诉上访。
针对物业企业“重收费、轻管理”导致过度依赖诉讼手段收费的状况,塘沽审判区与政府物业办、执法大队及物业公司共同进行研讨,最终确立了三点原则,一是严格立案条件。如果物业公司在申请立案前没有自行收费,则不予立案。二是法院立案后,由物业公司再自行收费一次。三是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物业公司问题严重、不适合继续服务的,建议区物业管理部门亮红牌,取消其从业资格。这三条措施有效促使了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了物业纠纷,物业纠纷案件数量出现了几年来的首次回落。针对国家施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回落,导致退房案件增多的情况。塘沽审判区洞察这一趋势后,主动介入纠纷,积极与塘沽房管局、规划局及部分房地产企业研讨应对退房潮可能引起的社会不稳定的措施。一方面督促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倡导企业要敢于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今年以来,妥善处理了涉及1000余户的“远洋城”退房案,使这一影响塘沽地区稳定的群体性纠纷得以平稳化解。
针对辖区大企业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劳动争议案件集中的特点,塘沽审判区深入40余家大企业和15个重点项目调研用工状况,协调解决用工问题18项,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篇,发出司法建议6篇,得到了积极回应。去年下半年,通过调研发现塘沽地区欠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现象严重。为此,积极支持塘沽残工委以司法手段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效遏止了塘沽地区大规模欠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现象,已催缴保障金1080万元,保障了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效果明显,实现多方共赢
塘沽审判区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了社会管理与审判工作的高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多方共赢。
群众和当事人对审判工作的满意程度不断提升。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缩短了诉讼周期。其中医疗纠纷和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诉讼周期缩短了半年以上。经对176名当事人问卷调查,对审判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9.4%;案件的信访率为0.023%;收到锦旗、表扬信32件。
有力的措施使一些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得到破解。如,塘沽地区纳入司法渠道解决的医疗纠纷实现了零上访,杜绝了“医闹”现象;物业企业的自主收费率大大提升,过分依赖法院收费的现象在转变;房地产企业在合同的订立上更加注重对政策的把握,降低了诉讼风险;银行保险企业在诉讼中适度灵活的策略有助于赢得信任和树立企业形象等等。这些看得见的好处,提高了社会组织进一步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青海格尔木河西街道平安建设示范带动显特色
·河北:平安建设推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辽宁海城:民意警务让平安建设驶入“快车道
·为平安中国探索“郑州答案”——河南郑州推进平安建设启示录
·刘满仓到三门峡调研深化平安建设工作
·江苏南通市召开深化平安建设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