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理论频道> 推荐阅读

检察工作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2013-08-19 14:38: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江苏调研期间,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立足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执法公信力和亲和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讲话突出了“人民”二字,其主要精神就是:检察机关应当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检察工作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为检验标准。

    抓好执法办案,以更大的业绩维护民利

    高度重视办案质量。办案质量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根本前提,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每一次高质量的办案都是一块基石,逐步累积起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而一次失误都可能使得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不断提高办案效率。效率不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老百姓会自动把司法机关的效率与市场主体的效率进行对比,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办案办事的效率已成为决定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满足于公平正义会来,还要尽可能让公平正义来得更快一点。此外,检察机关的办案任务越来越重,大量地增加办案力量又不太可能,确保职能履行的主要途径只有提高办案效率。

    努力促进执法规范。法律作为一种秩序标准必须稳定,这样公民才会信仰它,检察机关必须依法办案、重规范、讲规矩,才能有公信力。去年,刑诉法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更大职能的同时,也对执法办案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执法规范,首先是思想意识转变,如果依法文明办案要求不能入脑入心,想方设法打“擦边球”的现象还是会不断出现,其次是机制要跟上,要建立促进规范办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三是学会运用技术办案手段,改变围绕言词证据寻突破的思维定势,多在挖掘其他定案证据上想办法。

    抓好队伍建设,以更足的底气服务民生

    提升干警执法办案能力。案件量的持续增长、新《刑诉法》、新《民诉法》的实施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解决队伍执法能力与形势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在强化检察教育培训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快检察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这样才能彻底激发检察人员自觉学习、不断提升素能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开展检察工作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我们的很多工作,如果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就会非常困难,或者效果大打折扣,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学会如何与群众打交道。也有必要多向群众学习工作方法,善于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

    努力增强队伍的廉洁性。所谓公正者乃能定争,清廉者方可律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做到自身硬、自身正、自身净,否则就不可能公正执法,就无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反腐倡廉任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一方面要引导干警养成经常反省自己、警示自己、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培养廉洁从检的意识,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检务公开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