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法院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7月19日,化德县人民法院邀请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市、县政协委员到法院参加座谈会,面对面征求对法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由化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树峰主持。座谈会上,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今年以来,化德县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法院开门征求意见的做法很好,体现出法院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的决心,对于人民法院强化司法为民、转变工作作风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座谈会共征集到要重点解决立案、执行、“同案不同判”、强化窗口服务、巡回办案、学校普法、帮助规范管理等意见建议9条。
座谈会上,李树峰表示,各界代表能够开诚布公地谈想法,这是对我们人民法院的信任,化德县法院将不负众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工作主线,不断提升执法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缝合”破碎的家庭
本报讯(记者杨茂春通讯员柴虎)“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化德县人民法院的三庭的法官们充当着“粘合剂”,促成了一个个家庭破镜重圆。
近日,丁女士向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岳某离婚,起因是丁女士的父亲即岳某的岳父,帮丁女士、岳某向他人贷款13万元,为二人购买公交车,岳某不愿为其岳父出具借条,引发了矛盾。双方多次沟通未果,矛盾激化,丁女士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民三庭承办法官杨昌广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年龄30出头,均年轻气盛,孩子刚满5岁,也离不开家长的监护,而且贷款购买的公交车因家庭矛盾也停止了营业,这无疑对其家庭利益造成很大损失,庭审前他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等调解方式反复做双方的庭前调解工作。在调解中,杨昌广规劝他们要珍惜家庭幸福生活,特别强调了一个完整家庭对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杨昌广一席话让岳某当庭声泪俱下,当庭请求丁女士再原谅自己一次,忏悔自己所犯的错误。丁女士对岳某的话触动很大。见此情况,杨昌广“趁热打铁”,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当事人双方父母的思想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被告岳某终于同意为其岳父出具13万元的贷款借据,原告丁女士也自愿写下了撤诉申请。原告丁女士的父亲握着承办法官杨昌广的手感激地说:“您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呀!您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啊!”
据了解,近年来在民三庭,已有近百对夫妻被这温情的氛围唤起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从而破镜重圆。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
本报讯(记者杨茂春通讯员吕晓霞)今年以来,化德县人民法院党组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突出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突出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法院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审判工作。为此,该院被评为乌兰察布市“文明单位”,全区法院“执行先进集体”,法院党组被化德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恩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先进个人”。
今年上半年,该院切实加强庭室党支部党建工作,结合当前形势,结合审判实际,结合法官队伍现状,以讲政治、做表率、树正气、保廉洁为目标要求,不摆样子,不流于形式,出实招、做实事、重实效,用实际行动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抓党建工作中,该院党组立足培养高素质法官队伍,坚持“三会一课”不动摇,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抓好党建与审判工作结合机制,切实发挥党建促审判作用;坚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优化党课学习,不断提升法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公信力。
有努力就有回报。今年以来,全院共审结案件236件,审限内结案率为100%,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为52%,简易程序适用率为80.77%,当庭宣判率为59.9%,一审民事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达到97%,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子,把握了审判工作的主动性,有效地减少了上访,促进了社会和谐。实行上诉案件“会诊”制度
本报讯(记者杨茂春通讯员吕晓霞)今年以来,化德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化解决矛盾为主线,以加强服判息诉为审判工作重点,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理念贯穿于审执工作始终,全力提升法官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全院一审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该院实行了上诉案件“会诊”制度,设定了上诉案件“会诊”范围,确定了参加人员,明确了“会诊”事项,出台了“会诊”问题解决措施。该制度的实行,一是有助于掌握上诉案件类型,便于分析上诉案件分布态势,从而从宏观上把握住上诉案件的走向,使提高服判息诉案件工作有的放矢;二是有助于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该院日常的两评查工作是由审管办负责,裁判文书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上诉案件“会诊”制度的出台,增加了所有业务庭判决书在“会诊”时公布于众的可能性,从而督促承办法官重视裁判文书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有助于针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原因以及调解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总结出当事人不容易接受的调解方式和方法,避免此类调解方法在同类型案件中的重复适用,进而提高案件调解结案率,降低上诉率。
今年以来,该院1至5月进行了上诉案件“会诊”案6例,通过“会诊”,有效地堵塞了办案漏洞,案件一审后上诉率明显下降。5至8月,全院没有发生一起上诉案件,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法官驻村入户抓“帮扶”
本报讯(记者杨茂春通讯员霍俊亭)今年以来,化德县人民法院组织法官下农村,包点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实打实办事。目前,全院共有25名法官下基层,驻农村,开展了“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会民生”为主要内容的驻村帮扶活动。
该院院长李树峰在帮扶动员会上说:“要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掌握农村情况,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正解决困难。”截止目前,全院共为帮扶点黄花村委会铲雪修路两次投入资金8000元,慰问老党员、老年病残9户共计出资3000元,全院25名副科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并给每户送去米、面各一袋。此外,捐赠法律书籍100余册,电脑6台,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0多份。
该院还要求帮扶法官重点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交谈、送一次温暖、发一张联系卡、征求一次意见、办一件实事。驻村帮扶法官要与联系对象及所在村委会结对帮促,开展好“两包两促”活动,即:包村促建设、帮助抓好班子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包户促富裕文明,从联系户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帮助解决困难,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执行和解方式实现案结事了
本报讯(记者杨茂春通讯员何兴良)“李院长,太感谢你了,法院不仅帮助我追回了人身损害赔偿款,而且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5月4日,化德县村民白明哽咽着给李树峰院长打来电话表达谢意。
本案还得从头说起。2011年申请执行人白明在工地干活时,从卸电杆的汽车上掉下造成损伤,瘫痪在床,丧失劳动能力。法院一审判决中铁二十一电务电化工程有限公司集通复线工程项目部与古浪宏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赔偿申请人白明人民币1106218.41元。被告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乌兰察布市中院,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二被告付给白明70万元后,剩余赔偿款一直拖欠,白明无奈申请法院执行。法院执行局接到案件后,多次前往商都县(被申请人所在地)执行案件,但均因被申请人以经理不在等理由推脱而执行未果。为杜绝被执行人继续找理由拖延时间,执行法官依法向中铁二十一电务电化工程有限公司集通复线工程项目部下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冻结了其银行账户。之后,被执行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并积极偿还了剩余406218元赔偿款。一起纠缠了两年时间的执行案件最终在执行人员多次努力下,以执行和解的方式执结,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视频]云南高院:坚持司法为民 维护公平正义
·[视频]四川成都中院转变作风 司法为民
·躬身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方能司法为民
·海南一中院:坚持司法为民 保障司法公正
·宝应法院人民法庭司法为民纪事
·天津高院十项举措加强司法为民
·天津高院十项举措加强司法为民
·最高法: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提升司法公信
·河南新密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创新立案信访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