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盗刷案多发储户频起诉银行索赔海口法院披露银行卡纠纷审理难点
涉银行卡民商事案件裁判标准待统一
8月18日,记者从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3年来,海口市两级法院受理的储户起诉银行的涉银行卡民商事案件明显增多,这些案件多因银行卡透支、被盗刷及伪卡交易引起。其中,在因银行卡被盗刷和伪卡交易引发的纠纷中,存在当事人举证难、法律适用争议较多、裁判标准不尽统一等问题。
涉银行卡纠纷增多
2011年1月26日,阮某在建设银行海南一支行办理了一张龙卡通借记卡。2011年11月19日,阮某连续收到10条服务信息,显示银行卡被人分次支取了99700元。银行服务台人员查询后发现,转款、取款地点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阮某挂失银行卡后报案。
阳西县公安局出具说明称,“案发期间,未发现阮某在阳西县范围内活动,调取案发处的视频资料也未见阮某本人出现”。阮某诉至法院,要求银行赔偿其经济损失。
此案经两次审理,海口市中院近日判定,阮某和银行各承担50%的责任,银行赔付阮某50098.5元及利息。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的广泛使用,类似阮某这样的银行卡账户资金被盗刷及伪卡交易事件频发,形成的民商事纠纷案件明显增多,而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判却无章可循。类似案例判决结果大相径庭,裁决尺度不一,银行与持卡人对此均有看法。”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李燕表示。
据介绍,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对此类案件如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如何认定持卡人账户中资金的所有权及划分银行卡被盗刷损失的法律责任,至今尚无法可依。加之我国银行卡的发放和使用极不规范,审判实践中分配举证责任和认定过错责任的难度较大,也不统一。
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银行卡被盗刷和伪卡交易案件常常涉及发卡行、持卡人、特约商户、收单行(取款行)等多个对象,许多案件涉及跨行、跨地区取款或消费,法律关系较复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持卡人仅以发卡行为被告,发卡行常常申请法院追加收单行、特约商户为被告。由于对银行卡纠纷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存在不同认识,法院对此类案件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各有不同,导致责任承担主体亦不相同。”李燕表示。
“明确银行卡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是确定诉讼主体的前提。”李燕说,而且,厘清银行卡交易各方的法律关系,是明确诉讼中原告请求权的基础,进而使用正确的归责原则,同时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分配。
举证责任又该如何分配呢?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持卡人对银行卡及密码信息具有妥善保管义务。密码具有私有性、唯一性、秘密性的特点,所以密码只能由设定人知晓。即使他人盗用,也是持卡人对银行卡及密码未尽妥善保管义务而致。除非持卡人能证明银行具有泄露银行卡及密码信息的过错,否则持卡人对伪卡盗刷损失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银行对持卡人的信息安全具有保障义务,银行应当妥善保管持卡人的卡内资金、向持卡人提供能够安全使用的银行卡以及安全的交易场所。只要发卡行没有尽到保护银行卡内款项安全的义务,就应承担合同法规定的责任。另外,持卡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银行应该提供相应的依据。持卡人对他人用真卡盗刷消费应承担责任,而对他人用伪卡交易不应该承担责任。”海南律师陈剑表示。
关于责任认定问题,李燕认为,在审理银行卡纠纷案件中,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之前,对于各方民事责任的认定,应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不同区别审判,运用公平原则进行利益衡量,以统一裁量标准。
“对于持卡人账户内的资金被盗取,首先应审查持卡人、发卡行、特约商户及收单行是否已尽到其应尽的义务,确认各方有无过错;有过错的,必须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不能区分过错责任的,应从有利于持卡人的利益出发,从审慎保护个人信息及有效促进银行提高安保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产生多因一果的原因。”李燕说。
(邢东伟 翟小功)
·海南建立22个农村警示教育基地
·海南重点查处四领域职务犯罪
·[视频]海南试点异地交通违法处理
·海南交警试行省际异地处理交通违法
·海南三亚流动人口管理创月川模式
·海南公安边防创新机制促进“两项”活动
·海南公安边防创新机制促进“两项”活动
·海南海口警方破两起抢劫杀人案
·海南临高: 追回国资196万
·海南三亚蛋糕店主自毁消防封条被拘
·海南一名村干部因“私吞”捐赠款被免职
·海南上半年查职务犯罪1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