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伟/画
2012年年初,辽宁省大连市开始兴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新机场采取离岸填海的方式建设,面积达20.87平方公里。建成后能起降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然而,这个造价数百亿的新机场不仅没有填海手续,连立项都未获批,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非法项目(8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按规定,我国填海建设的机场项目审批流程是首先须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批通过,再经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作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其建设过程必然受到多方关注,机场建设方甚至连立项都未获批,更完全没有填海手续,就开始大规模填海作业,不得不说是对国家法律的漠视。
据悉,整个大连市包括军用机场在内,总计有多达10个机场。机场密集存在使得空域特别拥挤,安全令人担忧。此外,飞机的频繁起降会使海上跑道容易出现裂纹,这也将给飞行安全带来致命隐患。不仅飞行安全需要全面评估,大规模填海作业对海洋生态和周边环境的破坏,也不能没有一个说法就蛮干。
按理说,越是“世界第一”的大项目越是应该谨慎进行,将全面的安全评估和负责的环境评价放在前面。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个号称世界第一的大项目竟然也是未批先建:比“迪拜塔”还要高1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也因未批先建被有关部门叫停。
大连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去年年初就开始建设了,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当地相关部门的施工许可证是如何下发的?此番被媒体关注之后,相关部门也许会叫停,可是,难道只要媒体不曝光,未批先建就无人来管?这是对地方政府带头违法的纵容默许,还是未批先建本身就是一种常态?
有经济学家说,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世界最高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不管这样的推论是否有道理,但是地方政府搞建设时盲目追求所谓“世界第一”,确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这份“荣誉”,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未批先建,本质上就是要造成一种“既成事实”,让有关部门“不得不批”。为什么世界第一的大项目有着雷同的未批先建的问题?这种现象需要警惕,这种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也必须要追责。
湖南 舒圣祥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