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防并举破获一批大案要案江苏警方首个知产保护中队
三年办案为企业挽回损失数亿元
江苏省常州市伊丽雅斯纺织有限公司发现,浙江有家企业多年来擅自复制该公司拥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生产相同产品进行销售,严重侵犯其公司著作权,影响其产品市场销售。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北)分局经侦大队知识产权保护中队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并赶到浙江进行现场取证,查扣涉嫌侵权的产品。此案将于近期宣判。
高新区现有企业两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82家。针对近年来知名企业知识产权连连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2010年4月,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率先在江苏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队。
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苏红告诉记者,中队成立3年来,结合公安部部署开展的“亮剑”、“打假”等专项行动,以及分局开展的“严打整治携手护企”行动,将侵犯企业商标、商业秘密、专利等作为打击重点,集中力量打击涉企知识产权犯罪。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50起,破获了江苏第一例侵犯商业机密案等一批大案要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
刑事立案难不一推了之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员工叶某面对高薪聘用诱惑,将企业的一项加工工艺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一家同类竞争企业。天合光能发现后,其负责人立即赶到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报案。可由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存在定性、定罪难,加上损失无法确定,难以刑事立案。
“当时我们非常着急,对方企业如果按照泄露的工艺生产,我们产品的市场优势将丧失;而且,如果叶某因此获利得不到惩治,对其他员工也会产生不好的示范。”天合光能法务部主管李梅轩回忆说。
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时,中队民警提出通过初查方式帮助天合光能。民警赶到对方企业了解情况、搜集证据,得知该企业尚未将工艺运用到生产中;而后,民警又找到叶某,说明利害关系,促使叶某主动要求对方企业禁用此工艺。加上天合光能向对方企业发出律师函阐明立场,最终,此案得以和解,对方企业承诺不使用该工艺并解聘了叶某。
“知识产权刑事立案门槛比较高,比如损失方面,个人侵权要求损失50万元以上,企业侵权则需要100万元以上,很多案件报案时达不到立案标准。”苏红说,以前,遇到无法立案的,一般一推了之;中队成立后,主动利用公安初查的权力,为企业调查取证,为其今后走民事途径打好基础。
前段时间,一家做彩旗的德国企业,其客户资料被员工泄露。企业认为,客户资料便是其最大的商业秘密,前来报案。中队民警认为案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主动展开调查,将泄露的资料全部追回,企业民事诉讼也获得胜诉。警方的积极作为,得到外方企业的高度赞赏。
定期走访企业以案说法
去年,一家做节能环保芯片的科技公司负责人匆匆赶到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称,一名技术人员跳槽去竞争企业时,拷贝走了公司1800多个核心文件。由于技术泄露往往不留痕迹,警方介入调查后未能找到该技术人员拷贝走文件的证据。
考虑到类似情况多有发生,知识产权中队提出为企业开发知识产权防盗、防泄电脑报警监测软件的设想,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资金。
“目前,该软件正在研发中,成功后将免费提供给辖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队民警任敏坚告诉记者,中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防范放在与打击同等重要的位置。
他介绍说,中队建立了定期走访机制,确保民警一年内到规模以上企业走访一遍,在走访中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同时,组建“法律宣讲团”,深入70多家重点企业,为350余名重点岗位企业管理干部和6300多名员工举办讲座,重点介绍如何维护自主产权,防范经营风险。
“我们还创新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目前在动漫创业园、天合光能等企业设立了3个工作室,民警挂牌每周都去工作室,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接受企业咨询,为企业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任敏坚说,服务过程中,警方发现知识产权犯罪线索5件,成案3件。
高新区(新北)公安分局政委吴建国说,知识产权保护中队民警经常深入企业,通过以案说法,强化防范举措,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记者周斌)
·寻访江苏盐城“独腿民警”孙益海
·江苏法院对18起跨国电信诈骗案进行集中宣判
·江苏淮安: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创新
·江苏宣判18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
·江苏6家基层法院对18起跨国电信诈骗案集中宣判
·[视频]江苏政法委召开教育实践事迹报告会
·[视频]江苏政法委召开教育实践事迹报告会
·江苏公安边防直面“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江苏宿豫流动审判提供个性化指导
·江苏高邮四举措加强基层法庭建设
·江苏:一线法官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