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我国工人阶级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地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引子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干好我们各行各业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将工作做的更好,将使命提到更高、将责任尽到极致。在我作为顺义区人民法院陪审员的十几年中,我身边就发生了很多看似平凡、而实实感动的真实故事。
他是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一名老法官,说他老,其实也不老,今年50出头,但与身边那些80后的小法官相比,他确实有点老了,他就是多年来一直坚持守候在审判一线的姜嘉玉法官。我与姜法官相识应追溯到8年前的2005年,当时我在顺义法院任陪审员,初春的一天,一个电话约我参与审理一起刑事案件,给我打电话的是一名书记员,事后我才得知他是法院新招进的法学硕士,法官的名字我也很陌生。开庭时告诉我法官姓姜,叫姜嘉玉,当时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只觉得法官人很朴实、不爱说话,但我发现法官审理案件才思敏捷,思路清晰,不喜欢啰啰嗦嗦,不喜欢辩护人讲一些无关紧要的程序化的发言,但对于被告人的身份审查及对犯罪的供述要求必须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公诉方提交的证据模糊不清的坚决要求给个明确交代,所以他的审判庭对我特别有吸引力,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合作至今。
8年中我参与审理各种案件2000多件,其中姜嘉玉法官的案件就近1000件。我经常在闲暇时向他请教法律知识及案件处理的实践经验,慢慢地我们经常交谈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他做人的原则让我由衷的钦佩,他对我讲,咱做人要一生不能害人。不伤人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不为私心伤人,别人怎样理解是他们的问题。不拿不应该拿的钱,律师的钱、当事人的钱永远不要碰,碰了就有解不开的麻烦。做人必须低调,但必须诚实于我们这个行业,必须依法办案,必须尊重当事人,不管是被害人还是被告人不能用侮辱性语言,对被告人不仇视、不鄙视,要让他们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所犯罪行,不是靠鄙视得来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据必须真实不能有瑕疵,不能轻信口供,不重视证据,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唯一证据,本地人犯罪与外地人犯罪要一视同仁。
2009年春,我参与审理一起盗窃案,当时被告人当庭翻供,且不认罪,当时姜法官特别慎重地向其反复说明翻供的利害关系,但当时被告人只认定自己原来的供述是被逼供的,并指出自己身上目前仍有不可排除的伤痕。经核实后确实有伤痕存在,据此情况姜法官当即休庭,经与检方协商,检方同意回去核实情况,后经向有关领导汇报,此案得到妥善处理。
对待被告人我多次见到姜法官都是苦口婆心讲道理,有些二进宫的被告人见到姜法官,一见面就说姜法官我真对不起您对我的教诲,这次出去后,我决不能再干违法的事情,我对天发誓。姜法官说对谁发誓没用,只要真心想改就好。8年来,我见过无数被告人对姜法官说,我在看守所就听说顺义法院刑事审判庭有个姜法官,判案最公平,对被告人公证,对被告人不使用侮辱性语言,现在我相信,我的案件到您的手里,我高兴、我认罪,我保证不会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
对待被害人在尽力抚平他精神创伤的同时,尽全力为他们减少经济上损失,他多次对加害人一方的亲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可能的帮助受害方,使受害方精神上得到安慰、经济上得到补偿。
姜法官对待律师,首先是尊重,也经常交换意见,深得律师界的好评,但他也遇到过个别律师自己认为律师在法庭上具有充分话语权,收了当事人的钱,胆大妄为,在法庭上胡说八道,姜法官也曾给予当头棒喝,确实有的律师事后向法官诚恳道歉,承认在法庭上有些失度、很过分。姜法官对他良言相劝,告诉他做人要有人德,做律师要有律师的规范,在法庭上讲事实、讲法律无可厚非,但不能讲歪话,不能脱离事实,不能有损害他人的语言,更不能有相悖与法律的语言在我的法庭上出现。从那以后律师界口口相传,再没有律师在姜法官的庭审中肆意妄为了。
他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他审理过各种刑事案件没有一件案件在庭上失控,也没有一个被告人在他的庭审上发生意外。记得是2009年一位通州籍被告因二中院指定在顺义审理,审前得知,被告人患有重度癫痫病,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发病。开庭前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预案,对控方也做了详细交待,结果还是因为控方没注意而触动被告人当即发病,当时场面很吓人,姜法官没有埋怨,采取紧急措施从区医院请来大夫给被告人医治,情况有所好转后,亲自与法警送回通州区看守所。
还有一个案件被告人的亲属多次在法院上访,我也曾几次遭遇,可见很麻烦,考虑到被告人的伤情,我们主动到被告人所在丰台的一家医院开庭审理,也向院方做了大量的工作争取到医院大力配合,与被告人耐心讲道理、摆事实,当被告人完全信服后,再提高到法律层面,依据铁的事实,依据现行法律条款,被告人心服口服,家属也诚心对姜法官说你这样不怕辛苦,为了我们的事耐心、细致,我的孩子现在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你让我看到了法官的真心和真诚,我以后也不去法院上访了。在回法院的路上,姜法官说当领导将案件交给你的时候,你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多方原因,在坚守法律底线的情况下,尽可能化解矛盾,不能因审结一个案件而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要是那样,要法官有什么用,要做到案结事了,需要真心付出,更需要与人交心,被告能服从判决,不光靠硬性的法律法规,也要靠法官自身的真诚与耐心对他的帮助。8年来我未曾发现他审理的案件发回重审,为创造平安社会、和谐社会,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为多年的劳累,姜法官患有头晕的病疾,有时一连两个庭开下来,就晕的支持不住,见此情况,我经常劝他,要他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去市级医院仔细检查,或者去疗养,他总是笑笑说,现在案件多,庭里人手不够用,年轻人多,但没有经验,庭长年轻,咱是老同志,能帮忙扛一点就扛一点,自己的毛病自己心里有数,等过几年这帮小孩成事了,能挑大梁了,我再好好看看。
多么朴实的话,多么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默默坚守在审判一线的老法官,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追求,他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工作,从不张扬、也没有豪言壮语,他真的很平凡,他那么平凡的话,真的感动了我,感动着与他相识、相知的人,我相信同样也会感动你和他。
(作者单位:顺义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