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心灵上的一种满足。它既抽象又具体,既无形又有形。我们触摸不到它,它却能够展现在我们的脸上和眼睛里,并且传递出去。快乐很简单——满意和知足。
人生中的种种际遇会带来各种不同的生命体验,快乐,只是其中的一种,却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一种体验。当儿子的脸上绽放出笑容的时候,当儿子说“妈妈,我爱你”的时候,当儿子学会五步拳的时候,当……,儿子的幸福和快乐也带给了我更多的满足和快乐。
生活中的快乐并不是一个常客,不然它也不会那么珍贵。儿子已经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从上学那天起,随着他的学习成绩、自我约束能力和生活习惯中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快乐”似乎越来越少光顾我们的生活。
儿子所在的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班里的孩子们都是经过残酷的竞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儿子凭借着他幼时单纯的聪慧考入了这个班级,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压力。应该承认,我对于儿子的教育比较放任,学什么全凭他一时的兴趣,不为成绩,也缺乏坚持,所以比起班中其他的很多孩子,儿子没有钢琴、围棋、奥数等令人羡慕的特长。反倒因为贪玩和散漫成了班里的小淘气包,上课说话、课后打闹、作业不认真这些事情经常被老师点名,学习成绩上也一直让我揪心。
可是作为一名学生,成绩是体现其能力的最为重要的形式,面对儿子低迷的学习状态和成绩。我和班主任老师想尽各种方法令儿子积极起来,让儿子明白学习和分数的重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动情无效就动武,惩罚、咆哮、训斥一度充斥着生活,在没有好的学习分数的时候,我一度很迷茫很恐慌,想让孩子放松的去玩但又害怕更影响成绩,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我们的快乐,一直在琢磨一条快乐和学习之间平衡的道路。
二年级开学伊始,学校启动了两年一届的“快乐节”,这是儿子的第一个“快乐节”。对于“快乐节”我早有耳闻,是学校的特色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让孩子们体会到快乐,并在快乐中体会创造和给予。这是属于每一个在校孩子的节日,也是属于每个家长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学校希望我们能更全面的认识我们的孩子,懂得他们的快乐,认可他们的能力,并接受他们给予的快乐。对此我感到很激动,并且决心尽我所能地和儿子一起参与进去,去获得最美好的快乐回忆。
儿子对快乐节的活动更是期待和投入,我甚至觉得在儿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已经有了积极地转变。平常情况下儿子回家很少和我交流学校里的事情,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督促着他完成各种功课,带他游走在不同学习班之间。但“快乐节”开始后,儿子每天回家后都会向我唠叨唠叨学校的各种活动,“妈妈,今天我们年级确定快乐节的歌了,有《中国范儿》、《少年强》和《茉莉花》,你把歌下载下来我学学。”“妈妈,我被老师挑选表演五步拳了,我要在家里好好练练”,“妈妈,老师说家长有空去帮忙做道具,你也去吧”,“妈妈,今天我认识了一个二班的同学”,我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多,学习上的暂时放松也让我有时间、有机会发现了儿子的很多优点和潜力,他很有集体荣誉感,生怕自己的动作影响年级整体水平,每天回家都认真练习动作;他也可以很投入地对待一件事情,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希望和我探讨商量;他在忙碌的状态下居然可以兼顾学习,快乐节期间学习反而更主动了一些。
经过三个月紧锣密鼓的排练,孩子们在没耽误学习进程的情况下,为家长和老师们呈现出了一台精彩绝伦的表演,给了我们惊喜和感动。在“快乐节”里,孩子们自己创造着快乐,也向家长和老师们传递着快乐,他们好像突然都长大了、懂事了。
快乐节落下了帷幕。然而,快乐不应该像一个节日一样的有始有终,快乐应该是一种常态。孩子们有快乐的权利,有快乐的能力,更有给予别人快乐的动力。通过学会享受给予的快乐,才能让他们懂得身边的同学、朋友、家长的各种感受,学会关心与爱护身边的人,这是一个有用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不也是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品质吗?
那么,一切就从快乐开始吧,这也是我最大的梦想。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