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有一小镇官渡,盛产佳酿,美名远扬。小镇上设有一个法庭,后院有一棵无花果树,却是最让我忘怀不了的。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我带着行李,驱车1个小时来到法庭驻地,开始心中向往已久的悠闲的小镇生活。初到小院,只见一棵粗大的黄桷树还精神抖擞着,呈现唯一的绿意。伟岸的身姿,伞状的巨冠,吸引每一位来访者的注目和赞赏。绿影之侧,一棵仅有碗口粗细、枝干突兀却片叶不存的怪树,安静而又倔强地靠在那破旧的围墙上。我却不禁好奇,询问在法庭待了多年的阿川,才知道这就是无花果树。“吾家院有无花果,春风和煦不标新。此树堪与君子比,不屑奢华求本真”。无花果,果真树如其名,朴实无华。独倚断墙垣,无处话凄凉,她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阿川特别骄傲地介绍,这棵树是老庭长带着他一起种下的,七八年了。阿川是在法庭待的时间最长的。他是一名法警,年轻、精干,工作用心而且卖力,说话更是幽默打趣。从部队退役后,18岁的他通过统一招录进入法院,上岗培训之后就分到了这里。“一待就是八年,鬼子都被赶出国门了”,他如是说。当年的愣头青,如今已成为大叔——法庭的“老人儿”。伴他成长的,还有那棵无花果树。看着无花果树,看着阿川,我心却憧憬着,星沉月落,日升飞霞,和风徐徐,细雨沥沥,小镇平静祥和,我且闲云野鹤。
四月芳菲尽,园中草木新。黄桷树历经寒冬,开始抽芽换叶,院中一地焦黄。抬头处,却瞥见无花果树的枝头上,不知何时已零星生出芽孢。无花果树不开花,我对此是一直有质疑的,于是自始每天清晨都去树下探视一番。一天又一天,绿芽化为小叶,由卷曲慢慢舒展;一周又一周,绿叶爬满枝桠,织成绿锦,直至绿色装满整个小院。始终未见花开,但绿荫却引来了雀鸟绕飞和鸣,也吸引三三两两打官司的人,围坐于树下石凳,诉说恩怨情仇。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尔虞我诈的背信弃义,你死我活的世代情仇,每天都在身边上演。诉求越发多了,案卷一卷卷高叠起了,每天敲打判决书直至深夜。小镇何来安逸,法庭真不轻松。于是,相比坐堂问案,我更喜欢下乡,真正走进春天里。弯弯的山路上,鸟语花香;静寂的田野里,孕育希望。沥青路上疾驰两三小时,再步行几十分钟羊肠小道,推开一扇虚掩的神秘之门,终于寻到要送达的当事人。翻不完的山,走不完的路,百转千回,苦中有乐。每当落日褪尽最后一抹余晖,皎洁的月爬上山头,“880”就会载着我们疲倦的身躯,一起趟过法庭前那清透而凉爽的小河,回到静谧的小院。漫天星斗下,迎接我们的,是那默默无语的无花。星空深邃而唯美,康德老人的话亦在耳边,“头顶灿烂星空,法律在我心中”。
五月天,正值春末夏初。巫山的春天尤其短,夏天总来得太急。小镇的电常供应不足,空调总是无用的。晚饭后,大家只能相约在小院,泡一壶茶,围坐在无花果树下,听阿川讲这些年法庭的稀奇案。从“王先生”承办的“扯牛皮”,又牵出了老梁叔审的“二牛踏青”,从“兄弟反目争祖屋”到时下街头热议的“买春猝死索赔案”,等等,等等……千奇百怪的当事人,百年难遇的奇葩案,一桩桩奇闻,一件件轶事,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和表演中,如童年的露天电影一般,让人回味无穷。而故事之中折射出的司法的无奈,以及法官定分止争的法律智慧,同样引人深思。但阿川最怀念的,还是老庭长——周末带大家下河撒网捕鱼,月黑风高夜摸秋掰几个玉米,在空旷的河滩上一起烤熟了,再就着60度的官渡老白干,不醉不归。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他们永远逝去的青春。正当我们沉浸其中,一阵微风袭来,绿幕掀起处,一个一个核桃般大小的绿果子浮现眼前。何时花开,何时挂果,我竟疏忽了关注。“王先生”答疑解惑,“无花果的果,是花蕾在花托内的成熟和绽放”。原来如此,她既是花,也是果,花孕果中,果花一体,朴实无华。无花果依然默默无语,静悄悄地绽放自己,一天天圆润、成熟。
六月三日初闻蝉,夜漫漫,风相伴。听闻新招录的干警要报到了,大家的心中似也被风吹起了一丝涟漪。“王先生”不时发出感叹,前前后后在法庭待了六年,妻儿总让回城,可如今当了班长,一时半会儿恐怕回不去了。大黄两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他的家在市区,爱妻远在5个小时车程以外,巫山比之官渡又有何区别呢?他主动申请来到法庭,常常留下来值班,独自把大厅小院、楼上楼下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每天夜里一通电话,每个月回一次家。比任何一个人都着急的是“刘妈”,她的心早已飞到100多公里外的巫溪。儿子刚半岁时,就被她送到老家母亲那儿,如今已三岁了。团团和阿川对坐无言,将愁字写在脸上,他们一直抽着烟,吞吐出一个烟圈,接着一个烟圈。“小马哥”也满怀惆怅,悠悠地说道,“我一向不喜欢跟人道别,但我们没有选择”,引得婷婷扑哧一笑,随后天真无邪地对我说,“你好久回去,记着捎带着我”。90后的她,是全院年龄最小的,今年刚和我一齐来到法庭,也和我一样,对法庭生活倍感新奇。我默默地望向窗外,无花果都还没熟透哩。
有一天,老庭长来到法庭来看望大家,于是我问他为何种了这棵无花果。老庭长平淡地对大家说,知道她的花语么——丰富自己,服务大众。我顿时心头一热、湿了眼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轻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茬接着一茬,在这个小院里磨砺、成长、服务、奉献。当年老庭长栽种的那棵小树苗,伴随着他们在院子里扎根、散枝、挂果、成熟。八年,无花果树坚守着,将司法为民中无数的感动瞬间铭刻入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八年,树下的年轻人们,在服务民众的司法之路上,热情中不乏沉稳,温柔中带着坚定,精彩地燃烧着自己的人生和青春。朴实无华的树,朴实无华的人,默默地互相守护着,默默地彼此浸染着,用生命诠释这可贵精神品质,怎能不让人感动。思及于此,我在笔记本上如是记下,“千锤百炼方成器,十年一剑铸龙泉”。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法庭小院正坐落于龙泉古街,院中人心中都有一把龙泉,那是为民之剑、正义之剑。
火热的七月,无花果已近成熟。看吧,有一枝已按捺不住寂寞,红杏出墙一般向隔壁院落伸出去了,得意地向人们炫耀着她那丰硕的果实,吸引着人们来采摘,一品甘甜。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