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民生检察:拆解民生问题

2013-08-15 10:11: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联合公安、法院、环保等多个部门建立了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先后办理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5件17人,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9件,支持环境公益诉讼2件,查办环境保护等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7人,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法治化保障的路径。这是常州市检察机关践行“民生检察”的举措之一。日前,“民生检察的理念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这里召开。与会人员就民生检察的内涵和外延、民生检察的运行机制与规律、民生检察的实践等议题作了深入探讨。

树立民本意识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姜涛表示,“民生检察”概念的提出是一种理念创新,它是指以人为主体和目的,奉行社会国家理念,坚持把以人为本贯彻到检察工作中,并围绕民众的人权保障诉求开展的检察工作。

江苏省检察院研究室马融认为,民生检察不是听资本指挥,不是听权势发声,而是为检察工作注入了灵魂,保持了中国传统秩序中最根本的部分,把着力点放在了国家的根本。

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游巳春表示,民生检察是检察工作理念的提升,要做好民生检察工作须将服务和保障民生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执法理念上有新认识,在执法方式上有新突破,在执法能力上有新提升,在执法效果上有新提高,在群众工作机制上有新创新,在文化育检上有新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江苏省金坛市检察院检察官陈涛看来,民生检察要求执法理念上坚持人本思想,价值追求上树立民本意识,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受理的每一项诉求入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

法律的生命在于融入公民的生活。只有在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存在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法律才能走向民间,走进百姓的生活,真正成为拆解民生问题的有力保障。

姜涛认为,民生检察的重点应围绕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劳动权保障等涉及公众利益的民生热点问题,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常州工学院教授何虹提出,民众关注的问题很多,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行政违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民生检察就是要从这些民众的基本诉求出发,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实现执法为民。

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官赵明认为,做好民生检察工作,需在开拓民生检察的新思路新机制、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推进阳光检务等方面下功夫。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周剑认为,检察机关不能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借口,在工作方式上追求神秘化、特殊化,必须在坚持检察工作职业化、专业性的同时,大力推进检察职业的人民性。

创新运行机制

如何让民生检察工作“接地气”?常州市高新区检察院的做法是延伸检察触角,形成以9个检务工作站为主体、派驻孟河检察室和检察官“村村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民生检察网络,贴近群众开展好基层信访接引、预防基层职务犯罪、代表委员联络、社区矫正监督等工作,受到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2013年,高新区检察院推出了“检察为民中心”,中心设置了案件管理、行贿档案查询、检察文化宣传、12309民生热线、接受控告举报申诉、律师接待、视频接访、公开听证、特困刑事被害人援助、检调对接等10项窗口功能,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一站便民服务、一体受理答复”的运行模式。

“实行检察工作下沉是践行民生检察的关键。”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检察官万世界认为,民生检察要不断完善沟通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说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检察室“窗口”的作用,真正做到接地气,才能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钱亚强提出,可以从检察文化滋养、沟通渠道拓展、立足执法办案、青年干警培养、工作作风改进等五大措施着手,增强民生检察生命力。

王新友 朱秋卫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