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俊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全国法院第一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笔者认为,法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走好“路”,守好“线”。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走好“路”,说到底只是形式,活动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求实效,就要守好“线”,守住司法公正的主线,司法廉洁的防线,司法公信轴线,“线”是活动要到达的目标,也是司法工作不懈追求的方向,法院的教育实践活动万万不能“过程很丰满,效果很骨感”。
守住公正司法的主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给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批示中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在人民群众眼中,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身边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处理。人民群众往往依据某些具体的个案作出司法是否公正的评价。毋庸置疑,司法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实现每一个个案公正的艰巨性,但是群众的利益恰恰是融合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法官,尤其是法院领导干部必须以法治的精神,法律的思维,法律的方法,充分运用司法的智慧实现个案的公正,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现实体现。
守住司法廉洁的防线,就是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造队伍,树立法官的公信。“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对于法官而言,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和操作者,私欲会让天平倾斜,私利会让法徽蒙垢,要让人民群众信任司法,首先必须让人民群众信赖法官,只有切实解决人民法院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切实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才能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褒奖,体现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
守住司法公信的轴线,就是要通过不懈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司法制度如果要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则纠纷解决的过程必须是值得信赖的,纠纷解决的结果必须是值得信赖的。习近平指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是司法事业的灵魂和轴线,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力倡导司法民主,全力推进司法公开,着力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做到拒腐防变,用司法公信取信于民,用司法权威惠利于民。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法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