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行业协会为何频发垄断“窝案”?

2013-08-15 08:36: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8月14日电(杜放、姚玉洁)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及5家金店因垄断被罚上千万元。近期,湖南、浙江、云南等地保险、基建、旅游等9家协会又卷入价格垄断。

    从出台“新书销售不得低于8.5折”的新华书店协会,到强售车险的保险协会、集体涨价的方便面协会,不具定价权的协会为何能左右市场价格?怎样修补制度短板,才能防止滋生新的垄断温床?

    行业协会频频卷入垄断“窝案”

    因多次组织商定黄金“协会价”,近日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和老凤祥等5家金店被罚1059.37万元。其中,行业协会被认定在达成、实施垄断中起主导作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处最高罚额50万元。

    在上海黄金垄断案中扮演主导角色的行业协会,并非是协会卷入价格垄断的第一例。今年8月是反垄断法实施5周年,国家工商总局为此公布的12起垄断案例中,就有9起是行业协会组织达成垄断协议,占全部案件的3/4。

    其中,“协会垄断案”地跨江苏、江西、湖南、辽宁、河南、浙江、四川、云南8个省市,涉及建材、工程检测、二手车、保险、旅游、供气等行业。仅在湖南一省,就有永州、郴州、常德、张家界四市的保险协会上榜,已呈垄断“窝案”之势。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认为,从现有案例看,行业协会已触及串通定价、限制促销、不正当竞争等多种保价行为。行业协会涉及垄断协议问题已较突出。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协会正不断催生形形色色的垄断“创新”。2007年,国内方便面企业上演统一调价,最高涨价达40%;2010年,“新书销售不低于8.5折”的规定经三家协会商定出炉;2011年,浙江富阳造纸企业被发改委认定串通定价……上述案件背后,都有各类协会的身影。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行业协会成“垄断推手”
·关注反垄断:一些行业协会成为“垄断推手”
·新疆查处价格垄断案 保险行业协会及6家保险公司被罚
·江苏常州公安携行业协会打侵权
·鞍山中院与行业协会建沟通机制减一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