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警务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深化实战应用上做文章
石家庄科技强警破案率跃升36%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坚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科技强警战略主体工程,无论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警务保障水平“硬件”上,还是在科技手段运用、警务机制创新“软件”上,均取得巨大进步。
“公安信息化建设不简单是侦破手段的提升,更是一场事关全警、牵动全局的警务革命,涉及到公安工作方方面面。”石家庄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郭运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只有在创新警务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深化实战应用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从普及应用向深度应用的拓展”。
信息化实现精准打击犯罪
不久前,石家庄市连续发生4起驾驶摩托车飞车抢夺案件。接到报警后,警方通过PGIS、视频监控系统按图索骥,很快发现一名驾驶黑色摩托车的男子形迹可疑。民警截停该车后将男子带回警务站,经讯问,该男子对当天实施4起抢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此时,距离该系列抢夺案最后一起案件发生还不到一个小时。
2009年11月启动视频联网系统建设以来,石家庄市公安局累计投资8600万元,初步完成全市视频联网系统三级平台传输网络构架。并且通过整合公安系统内部监控资源,将金融系统、交管系统纳入系统平台。
另外,该局还与专业公司合作研发以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视频信息库为基础,集监控、指挥、侦查分析于一体的“视频实战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指挥调度“可视化”、治安防控“智能化”、侦查破案“精确化”。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公安局还为市区所有110巡逻车和每名巡逻民警配备GPS定位终端系统,为基层一线民警配发移动警务核查终端和350兆电台,搭建了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视频监控平台,并建成了智能交通卡口系统,在重点路段、路口建立移动电子围栏。
信息化助推民警规范执法
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石家庄市公安局提出,“只有将公安信息化成果转化成为实实在在服务群众的举措,信息化建设才是圆满的”。
为此,该局自主研发了“警讯通”短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定期向辖区群众发布警情通报,受理辖区群众公安业务咨询,接受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共向群众发布预警、便民、协查等信息1200余万条,收集反馈信息12.5万余条,其中举报信息、案件线索2400余条,据此破获各类案件两千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500余名。“警讯通”短信平台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公安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功效,也极大地促进了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效率。
利用3G技术,石家庄市公安局目前为全市1136名社区和驻村民警配发了上网终端,提升了基层民警信息采集、录入、查询、比对能力。在此基础上,该局依托警用GPS系统,实时监测,即时调度,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监督、质量网上考核,构建起集约、高效、透明的警务运行机制。
2012年,石家庄市公安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信息化考核决定干部提拔
公安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民警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匹配。石家庄市公安局建立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专题网站,开办科技信息化应用“大宣讲”、警用平台应用视频教学、典型战法等6个栏目,链接了100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打造“学、练、考一条龙,视、听、问一体化”培训平台。目前,该局7个应用科技信息化创新项目及软科学项目获公安部立项,7个科技项目获公安部“基层科技创新奖”。
石家庄市公安局规定,凡是拟提拔的处级和科级领导干部,在干部任职程序走完、正式上岗之前一律参加信息化应用能力测试。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一律延缓任职时间,并参加离职补训;经补训仍不合格的,一律取消任职资格;对测试中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或存在其他违反相关纪律规定的,一律取消测试和拟提拔资格。
据统计,近3年来,石家庄市公安机关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率从51%跃升到87%,并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办公上网、网上作战已经成为该市民警常态化工作模式,各类信息化应用极大促进了当地公安机关工作效率。
(马竞 周宵鹏)
·河北石家庄公安局破获系列撬盗汽车案
·石家庄公安消防支队将分批成立少年消防团
·河北公安消防开展执法服务专项行动
·河北公安监管部门整改突出问题
·河北公安边防总队在北戴河海域举行战术演练
·河北公安边防服务渔民保平安
·河北公安边防服务渔民保平安
·河北公安信访位列全国第一
·河北公安信访工作成绩位列全国第一
·张越在河北公安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提出 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河北公安全警动员:用平安和谐构筑环京“护城河”
·河北公安推进六项行动打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