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老人玉素甫夫妇70高龄时还在收养弃儿的故事,温暖了许多人的心。武警兵团指挥部五支队官兵帮助玉素甫一家的善举更是感动了一座城市,传遍了天山南北。
爱的跨越
二十年收养三个汉族维族弃儿
今年7月中旬,一场民族团结文艺汇演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奎屯市举行。舞台上的大屏幕里,滚动播出着玉素甫·叶尔森夫妇和他们收养的3个孩子的画面,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由于妻子身体不好,靠卖羊杂汤为生的奎屯市民玉素甫·叶尔森和祖尔汗·玉素音夫妇一直没有要孩子。1987年夏天,已经53岁的玉素甫在乌鲁木齐火车站收养了一名被遗弃的7岁汉族哑女。夫妇俩给女孩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阿米娜。从那以后,邻居们经常看见玉素甫夫妇领着阿米娜在夜市上卖羊杂碎。后来,阿米娜嫁给了一个哈萨克族小伙,组建了幸福家庭。
1993年,玉素甫又捡回一个被弃的汉族女婴。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市场上卖羊杂碎,听到路边林带里传来几声轻微的婴儿哭声。走近一看,玉素甫愣住了——地上一个毛毯里裹着个女婴,长时间的哭泣和饥饿使她十分虚弱。“这是真主赐给我的孩子!”玉素甫想也没想,买了几斤牛奶就将孩子抱回了家。
得知玉素甫捡了个未满月的婴儿,邻居们劝他:“玉素甫,你才收养了一个聋哑娃娃,家里已经那么困难了,不要再给自己添麻烦了。”还有人劝他把孩子放回原处,等别的好心人来捡。“这个人心肠不好。”玉素甫气得将来人赶出门。
夫妇俩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爱护小婴儿古丽米娜,玉素甫更是对小古丽米娜格外疼爱,只要一出门就会把她背上,舍不得让她走路。熟悉他家的人都说,小古丽米娜是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的。
开赛江今年17岁,2005年来到这个家。他小时候生活在喀什,因父母离异,被亲戚送到奎屯。当时玉素甫已经71岁了,老伴祖尔汗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但他俩还是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开赛江。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计代价的。开赛江刚来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说,除了把孩子送到双语学校重新开始上小学,玉素甫还常常拉着他到周围街坊邻居家,找汉族小朋友补习汉语。去年,古丽米娜考上北京联合大学,玉素甫高兴地逢人便夸女儿。妈妈给她每个月寄1000元生活费,但玉素甫说什么也要再加上500元。而全家的低保费加起来也不过1100元。玉素甫说,绝对不能让女儿在外受委屈,宁可自己饿死也要供女儿上大学。
爱的聚集
社会各界八方援手伸向这个家
“有难事就找这个哥哥。”玉素甫临终前交给姐弟俩一张已经略显发黄的纸,上面写着刘鸿斌三个字和一个电话号码。这张纸的背后,是刘鸿斌4年来真情帮助照顾玉素甫一家的感人故事。
几年前,驻奎屯的武警兵团指挥部五支队政治处干事刘鸿斌巡逻执勤时,从北京路派出所副所长李新辉那里听说了玉素甫一家的事。
“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家做点事!”刘鸿斌当天就找到玉素甫家。他告诉老人,自己在伊犁新源牧区长大,从小经常受到周围邻居老人的照顾,对老人们很有感情,想帮帮老人。临行告别时,他从身上拿出500元钱塞给老人,并撕下一张纸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玉素甫是刘鸿斌这些年来资助的第四位困难户。“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他常讲的一句话。刘鸿斌对周围的人很慷慨,对自己却很苛刻,每月工资除了还账,舍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3年没添一件便装,甚至连一根雪糕都舍不得买。
在开赛江的记忆中,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是“一双羊毛袜子”的事。那是一个大雪天,刘鸿斌来到老人的家,两人盘腿坐在炕上聊得正欢,这时,刘鸿斌注意到老人脚上袜子破了一个洞,脚趾露在外面。他看了看表,起身向老人告别后,就直奔超市,买了两双厚实的羊毛袜子回来。
“老人家,赶紧换上。”跟着老人进了屋,刘鸿斌把玉素甫扶上炕,亲手帮他换上了新袜子。看着冻得满脸通红的刘鸿斌,老人眼含泪水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刘鸿斌的带动下,支队官兵纷纷加入了照顾玉素甫一家的爱心队伍中。逢年过节,他家里总少不了支队官兵的身影。每年老兵复员,都要在老人家里举行一场特殊的爱心交接仪式。
在这个汇聚爱心的故事中,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等社会各界对玉素甫一家的关爱也像天山一样连绵不断。
考虑到玉素甫家的特殊情况,奎屯市委、市政府为他家分配了廉租房,给玉素甫全家申请了低保。玉素甫夫妇患病常年住院,今年上半年两位老人又相继病逝,政府前后免去了10多万元住院费和丧葬费。
江苏常州的援疆干部郭逸新夫妇把古丽米娜当作自己的女儿,为她上大学交学费,放假期间将古丽米娜接到自己家里,给予她亲人般的关怀;奎屯市妇联主席张代薇多年来帮助姐弟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部门为古丽米娜申请助学金,减免开赛江学费;玉素甫夫妇去世后,四中校长郭莉茹承担起监护人职责,无微不至地照顾姐弟俩的生活,早已成为古丽米娜和开赛江心目中的“妈妈”……
爱的延伸
负责孩子生活更关心孩子成长
今年1月16日,玉素甫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祖尔汗也因肺部感染引发器官衰竭于5月24日病逝。噩耗传来,正在外地上大学的古丽米娜哭着喊着要回来。
“你现在马上要参加预科考试,如果放弃考试,预科成绩不过关,按照学籍管理规定,下学期就不能升入大一本科学习。你放心,大家会帮助处理好妈妈的后事。”刘鸿斌耐心开导安慰古丽米娜。
一下子失去了双亲,弟弟开赛江无心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班里前10名下降了20多名。“你说长大了要考军校,学习成绩上不去凭什么去考?来,今天的功课我跟你一块做。”刘鸿斌如此激励着开赛江。
妈妈去世后,奎屯四中的老师们每天轮流到家里为开赛江做饭。“今年都17岁了,明年就成年了,还不会做饭怎么行!”刘鸿斌心里着急。他决定先从做饭、洗衣服开始教开赛江生活自理技能。每到周末空闲时间,刘鸿斌和他的战友们就轮流来到家里,手把手教开赛江做饭。经过几次亲自动手,开赛江逐渐减少了对老师们的依赖,洗衣服和打扫卫生也能自己动手了。
“老人走了,孩子我们管!”为了彻底解决古丽米娜和弟弟开赛江今后的困难,在五支队领导的带领下,支队官兵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姐弟俩生活学习。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奎屯市政府、教育部门也为他们建立了17万元生活学习专项资金。(张媛 梁金辉 李玉童)
·[视频]新疆:警民共建 践行教育实践活动
·[视频]新疆兵团:石河子支队举行铁军大赛
·新疆高院多种形式开门纳谏
·新疆高院: 迈好群众路线学习第一步
·著作侵权排新疆知产案之首
·新疆正风肃纪的核心就是突出政治坚强
·新疆正风肃纪的核心就是突出政治坚强
·新疆新源警方侦破系列盗窃牲畜案
·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犯罪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新疆巴楚"4·23"暴力恐怖案5名被告一审宣判
·新疆监狱民警程楚喻:用歌声给服刑人员励志
·新疆巴楚“4·23”暴力恐怖案件一审公开审理宣判 五名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