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平安建设> 先进人物

贵州六盘水交警:“天路”上的坚守

2013-08-14 21:42: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贵州日报 

  巍巍梅花山,17公里盘山路,17个回头弯。

  崎岖盘山道,200多天雾茫,100多日冰凌路。

  有着“天路上交警”美誉的六盘水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梅花山中队长年驻扎在这个平均海拔2400多米的回族同胞聚居之地,守护着通往云南、四川的“交通咽喉”。

  梅花山中队的警务协勤游勇他用了“五月水会结冰,八月就要生火”两句话来形容梅花山令人难以想象的气候。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一驻就是16年,从最初打击车匪路霸,到如今保安全保畅通,昔日青春飞扬的青年已经步入中年,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梅花山的坚守,对警务工作的深深热爱。

  妻子埋怨他收入低、不顾家,甚至离家出走,可倔犟的他一声不吭,领着年幼的孩子住到了执勤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小孩。

  面对采访,言语上有些木讷的游勇甚少谈及自己,可话题一转到工作,他的表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作为梅花山上的“老警务”,十余年的历史片段都深深印在了游勇的脑海里,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那些打击车匪路霸的故事——巡逻,开着警车不开警灯;跟车,与货车司机一道顶着茫茫夜色上山;蹲点,深夜披着大衣围着篝火在山上眯一会。他回忆,在与车匪路霸斗争最为激烈的日子里,一年365天,晚上睡觉几乎没有脱过衣服……

  在梅花山中队成立的最初5年,游勇与其他同事一道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一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车匪路霸,一边“携手”服务教育当地村民,“一软一硬”彻底摘掉了梅花山车匪路霸重灾区的“帽子”,从最初的每晚至少一起案件,到如今的几乎无案,还了贵州海拔最高的公路以平安。

  2005年以后,另外一项更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梅花山中队干警的面前——确保山高弯急、易起雾、易凌冻的梅花山路段通畅、平安。

  也就在这一年,回族人马正林成为了梅花山中队的中队长。

  一上任,马正林领着同事们除了处理偶有发生的车匪路霸犯罪案件之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确保道路安全通畅上。这个当地回族同胞口中的“老辈子”告诉记者,梅花山上弯多路险,过往车辆常常无意中碾压到当地村民喂养的小牲畜。这时,“老辈子”常常充当“和事佬”,协调解决回族同胞与过往司乘人员的纠纷。

  “和事佬”、“巡逻员”眼看这两个“标签”就要把这个“闲不下来”的回族汉子“定格”的时候,接连几年严重的凌冻灾害,加之保通畅的要求,再一次让他找到了新的工作动力。

  2011年1月14日,两位河北司机因路面凌冻被困梅花山,得知此事后,马正林与同事每天早晚都会送来一壶开水,几桶方便面和面包。细心的马正林还会趁着下山的时候给两人捎上北方人更习惯的馒头和包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路面的凌冻丝毫不见好转。眼看年关就要近了,两人决定先回家过完春节后再回来。在马正林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几个当地的村民负责看守车辆,25日下午6时,两位河北司机终于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困守了12个昼夜、寒风凛冽的梅花山。

  “河北司机风雪被困梅花山,贵州交警援助回家过年”的消息成为了那个寒冷冬天最为热门的新闻话题,多家媒体采访报道,马正林以及梅花山一时名响全国。

  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聚焦”以及纷至沓来的各种赞扬、荣誉,马正林和同事们反而更清醒了。他们说,援助是警察的职责,如何做好梅花山凌冻天的通畅工作才是真正的“为民解忧”。

  经过多次的实践,马正林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一整套凌冻天安全通过梅花山的办法——警车开道,货车碾压,小车尾随,最后放客运车辆。

  “别看梅花山路段崎岖难行,这么些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特大客运交通事故。”如今已经提拔为六盘水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的马正林告诉记者。

  更令人欣喜的是,六盘水交警部门还在梅花山成立了全省首家交警救助服务站,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分时段协助疏导分流受困滞留车辆,24小时为被困司乘人员提供救助。

  十余年间,小小的梅花山中队,几十名警务人员进进出出,几乎每个人都有几段与梅花山“不得不说的故事”。

  尹成德,一个身材瘦小,口音很重的中年人,他的故事是梅花山上发生的所有故事中最感人的。

  这位被回民同胞们亲切称做“老尹兄弟”的民警,之前一直在城里工作,梅花山中队成立不久,尹成德就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同事和家人把他送到了省城医院治疗。手术成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领导为了照顾他,安排他到机关工作。可是,一直沉默寡言的他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申请到梅花山中队工作。

  领导同事劝他收回申请,妻子哭泣着央求他留在城里。可一向“听话”的尹成德这次却“犟”了起来:正因为可能自己时间不多了,才更想上去多做点事。

  工作的辛劳、生活的艰辛让这个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人第一次感觉“吃不消”——饮食不规律让术后只能少食多餐,进食稀饭的他常常因胃疼而浑身发颤;高强度的工作和极度的精神压力让他止不住呕吐,动过手术的伤口开始渗血。原本虚弱的身体很快就撑不住了,他又一次被送到了省城的医院。

  本以为他就此告别梅花山的同事们,没有想到,又一次从鬼门关“逃脱”的尹成德回来了,这次和他一起上山的还有他的老父亲。老人每天为儿子熬中药、煮稀饭,一干整整七个年头。

  这是梅花山上最为动人的时刻,瘦小的尹成德踏着寒冰,在风雪中“高高矗立”,许多过往的司机都知道他是身患癌症的尹警官,每次经过时,都会摇下窗户向他点头示意。

  这是梅花山上最为温情的时刻,随着带着药罐的尹成德走进回族同胞中去,围在火炉边畅谈,拍着彼此的肩膀开怀大笑。

  ……

  今年7月13日,省委书记赵克志路过六盘水市梅花山时,对长年坚守海拔2400多米的梅花山交警中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他说:“六盘水梅花山交警中队是坚守高寒山区的公安队伍,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坚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很不容易,对中队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加大关心力度。要大力宣扬他们这种甘于吃苦、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不能到了冰天雨雪才想起他们,这种精神就是贵州公安精神的生动体现。”

  市委书记王晓光说,“要把领导的鼓励作为动力,弘扬不畏艰难,群众至上的精神,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在同步小康的道路上奋发有为。”

  梅花山交警只是全国千千万万的交警中的一员,但梅花山交警很伟大,大到不论严寒还是酷暑的日子里,在司机们最需要的时刻,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一双双被风雪、防滑链磨粗了的大手,一句句寒冬中安抚的话语,一张张淳朴善良的笑脸……“天路”上的交警——梅花山交警中队让每位行走在大山深处的人都倍感温暖。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贵州:三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
·贵州陈建中:社区里的消防“活地图”
·贵州从江法院严打整治强力保护生态环境
·贵州开展大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贵州贵阳市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贵州:男子散布谣言被行拘

·贵州:男子散布谣言被行拘
·贵州遵义开展“万人生命通道体验活动”
·贵州武警总队抗旱救灾有力有序有效
·贵州李中付:坚守信访小窗口 传递司法正能量
·贵州首个市中心巡回法庭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