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文化随笔

李浣:又是高考录取时

2013-08-14 09:49: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报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又到莘莘学子手握录取通知书,父母为他们打点行囊,启程上大学之时,不由想起40年前我下乡、高考的经历。

16岁那年,我高中毕业,在上山下乡的潮流中来到湘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我们二十几人的知青点,烧砖、砌墙、自湘江边长途挑沙石盖住房,吃的粮食、蔬菜,一切都要自给自足。当地是丘陵地带,水田地块狭小,大型农业机械即便有也用不上。一年两季稻,耕地、插秧、除草、撒药、施肥、收割,我们在泥水没至膝盖的水田中“打着赤脚”干活。夏天热气蒸腾,蚂蟥叮咬,拍打下去血水就染红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冻得浑身哆嗦嘴唇青紫……这样辛苦,挣得工分却不够填饱肚子。

当时的我很迷茫,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内心却异常憔悴。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走到房后,一边哼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向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一边流着泪思念着湘江边上的家,想着孤身一人在厂里学校教书的母亲。高尔基曾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艰苦对于懦夫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对于强者则是机遇和挑战。我屡次劝自己要内心“强大”,不能向困难低头。

1977年下半年,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每天收工后,我在用砖头支起的木板床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复习功课。和许多77届考生一样,高考的情景至今仍在眼前。当年湖南省的作文试题是“心中有话向党说”。看到这题目,我内心受到强烈触动,真有千言万语要倾诉。我提笔写下了当年家庭的惨痛境遇,写下了3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写下了 “坚持就是胜利”这一人生真谛。最后在交卷前几分钟,以“我心中要向党说的话总也说不完,说不完……”结束了文章。

当我返家时,身为高中毕业班语文老师的母亲让我阅读湖南省衡阳地区十几万考生的作文范文。我告诉她,那篇位列第一的文章正是我写的。这个消息让母亲高兴了好多天。

3个月后,我接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毕业后,怀着对凛然正气的渴望,我走进了检察机关。选择了检察官这个职业,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从检25年的经历,我和同事们风餐露宿侦查办案、义正词严出庭公诉、加班加点伏案阅卷……办公室书柜里熠熠生辉的奖章,见证了我们这一代检察人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每当高考之际,高考招录之时,都会唤回我对当年生活和学习的记忆,记起当年那个扎着两根麻花辫的瘦弱女孩,挽着裤腿扛着锄头“出工”劳动的情形,忆起当年穿着草鞋拿着钢笔的下乡知青,走进考场奋笔疾书的场面,还有,我背着行李上大学,登上列车踏板,和站台上的母亲挥泪告别的那一幕。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