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刘铁男被媒体人实名公开举报,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首个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并宣布“双开”的省部级官员。
刘铁男并不是唯一受到实名举报的官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被实名举报为标志,从中央到地方,一批官员进入了被实名举报的名单: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黑龙江省双城市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孙德江……
群众举报是治理腐败的重要渠道。来自中央纪委的数字显示,2012年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的占41.8%。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
越来越多的举报人实名举报腐败官员,并通过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多地主动予以回应,及时向社会通报案件调查进展和查处情况。这也成为党的十八大后反腐斗争的一个新气象。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举报人将身份公之于众,意味着要承担诬告、侮辱、诽谤等行为可能招致的舆论批评甚至法律责任,使举报“误伤好人”的概率降低。同时,对于举报人而言,公开身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项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58.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支持实名举报,47.8%的受访者确信实名举报对于反腐败的作用很大。但同时,只有15.8%的受访者表示,得知腐败信息后自己一定会进行实名举报。
“只有举报人相信党和政府能为其做主,才敢实名举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说,当前要加强从法律上给予实名举报以保护,让实名举报具有更强的合法性。同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报人保护制度,包括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者给予奖励。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健全腐败案件揭露、查处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保护证人、举报人制度。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向社会公开了信访举报的流程,各大网络媒体设立了“网络监督专区”接受举报……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拓宽渠道鼓励实名举报。
在肯定实名举报积极作用的同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也提醒,对于存在恶意中伤或者诽谤的举报人,要及时给予查处,划清举报和诽谤造谣等行为之间的界限。
□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