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亚芳 薛增利
近年来,承德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不断推进检察权运行防控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检察权运行防控长效机制。
树立检察权运行防控工作理念,发挥文化引导的渗透性
强化理念教育的广泛性。广泛开展了以教育干警日常工作规范要求为“斑马线”,以执法办案自由裁量权为“警戒线”, 以检察纪律为“高压线”的检察权运行防控教育活动,力求把检察权运行防控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从最容易发生腐败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查找梳理出党务、业务、政务和事务等方面“风险点”18个,建立了22套500题的廉政知识试题库,适时组织知识测试,使广大干警“身临其境”,进一步知道“危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
发挥文化引导的渗透性。通过开通网上学习平台、制作教育专题片、开设“廉政讲堂”, 开展家属助廉和百名检察官入村进企和访贪问苦结队子等社会实践活动,使检察权运行防控教育引导呈现四个特点,即:教育对象从群体走向个体;教育内容从抽象走向具体;教育方法从说教灌输走向互动启发;教育体系从零散走向系统。
确立检察权运行防控工作模式,强化制度约束的自律性
党建风险防控。年初,院党组通过签订各项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贯彻落实“一岗双责”的目标要求。落实党员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出差或外地办案超过一个星期且人数在三人以上的,应当成立临时党小组对党员进行监督管理,做到案子办到哪,党员走到哪,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就做到哪,形成纪律作风建设全覆盖。
业务风险防控。各业务部门在搞好相互协调配合的同时,注重相互监督制约。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过程中,通过提前介入、审查案卷、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以及沟通案件情况等方式,防止错捕错诉;监所部门通过实行羁押期限届满预警制,监督其他业务部门在法定时限内办结案件,杜绝超期羁押,等等。
政务风险防控。通过组织全体干警开展专项活动、岗位练兵、专项技能培训等,不断提升干警的检察权运行防控能力。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督促干警廉政、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检察工作;督察部门通过检务督察、执法检查、执行检察长督办令等形式,对各部门完成落实党组决策事项进行督导检查;各部门对所属干警完成工作任务、遵守规章制度情况进行具体风险防控。
事务风险防控。定期对本院的固定资产使用、执行财务制度、赃款赃物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对机关安全、车辆出行进行检查,对保密工作、数据统计、档案管理履行内部监管。纪检监察部门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进行审核,对赃款赃物管理、机关安全和车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务督察。
强化检察权运行防控工作重点,注重监督制约的实效性
界定职能,实现事务无缝化衔接。一是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的决定》,对党务、政务、事务、业务监督资源进行整合,着力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检令畅通。二是实行全员定职明责。制定出《定职明责工作手册》,对班子、中层、干警、工勤等每个岗位,逐一明确任职条件、工作标准、工作责任、责任追究等内容,明确各个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三是推行车辆监控管理动态化。对全市检察机关各类车辆实行定位动态管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指挥系统,随时了解车辆运行状态。
制定流程,实现风险全覆盖防控。制定了以内部监督为主的《五大监督工作规程》,加强了执法办案活动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在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监所、民行等部门设立廉政监督员,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密切关注案件诉讼进程、及时了解证据变化情况,发现办案人员违法违纪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硬化措施,实现业务全方位监督。一是推行从主办人到检察长的“四级质量问责”机制,以持续性的质量督导落实层级责任。二是推行同岗竞技考试考核制度,把成绩优秀、业绩突出、纪检审查合格的骨干及时安排到重要岗位,突出有为有位导向,形成了“完成任务,拒绝理由”的主流意识。三是坚持内部监督曝光制度,时时鞭策、督促、提醒落后者改进工作。
(作者单位:承德市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