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法院干警:高温下的坚持

2013-08-13 11:27: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近期,南方各地遭遇六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为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的诉讼服务工作,泰州中院多措并举,“一杯茶、一条毛巾”为当事人送去“司法清凉”。□于波 储峰 摄

  高温季节,沭阳县法院建立创新便民利民服务举措。错时上班,引导当事人到诉讼服务中心等场所休息等候。延时服务,工作日中午,随时接待来访或办事群众。□从兵 海军 摄

常 熟

    为应对高温酷暑天气,常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及时调整工作和服务举措,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自愿牺牲个人时间,全部提前半小时上班,打开空调降温;工作日中午安排专人值班,接待来诉来访群众,绝不允许将群众拒之门外;休息区配备充足的桌椅、报刊杂志、饮用水和水杯;储备清凉油、风油精等降酷暑用品;等等。各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也根据法庭特点细化了便民利民举措。仅这一周3天来,诉讼服务中心前来休息的当事人约30人次,中午前来立案的有3人次,前来咨询的5人次,极大方便了来访来诉群众。

    太 仓

    面对近期持续出现的高温酷暑天气,太仓法院紧密结合省高院的有关要求以及“三提升”活动的要求,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采取多项措施为当事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

    人员安排到位。认真制定了详细的高温值班表,相关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并打开降温设施。引导当事人到诉讼服务中心、庭审等候室等有关场所休息等候。

    便民措施到位。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就近安排当事人开庭、调解、询问,免去了当事人头顶烈日往返奔波之苦。

    苏州吴江区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为了确保案件当事人能够在高温天气下享受到良好的法律服务,日前,苏州吴江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从日常工作入手,细化防暑抗高温举措,力求为市民打造一个清凉舒适的诉讼环境。

    据悉,从8月份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就正式进入到一个抗高温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干警提前上班,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开启室内降温设施;午休时间中心照常开放,并指定专人随时接待来访人员和办事群众。另一方面,细化诉讼服务配备。除了提供诉讼指南、文书样本等常规性的诉讼资料,还专门开辟区域提供写字桌、饮用水、笔墨纸张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在大厅内的急救药箱中,防暑药品常备在内。

    泗 洪

    连日来的气温已经是高达40多度,在户外呆十分钟就已经是大汗淋漓,各种因高温引发的疲劳中暑、热摄病而命危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泗洪法院的干警们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

    ——每天都满头大汗的赵庭长。在刑庭工作了三十几个年头的赵思民庭长,最近又担任了刑庭的送达员,给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给社区矫正机构送达调查函、给看守所送达执行通知书,这些都是赵庭长主动承担起来的任务。因为天气很热,本来就很早来院里的赵庭长来得就更加早了,他一早就来到办公室、法庭打开空调,打好开水,保障好法庭工作后,他就开始了一天的送达。虽然现在外出送达都已经是使用了公车,但是人在车子里反而更热。赵庭长每天至少要外出送达三趟,往往回来的时候都已经错过了饭点,制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午饭后寻找被告的华庭长。刚刚吃完午饭的立案庭庭长华阳升,就接到原告的电话。一起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原告把多年的积蓄都借给了被告,但是被告久拖不还,原告只能向法院起诉,但是起诉后被告就失去联系了,起诉书无法送达。一天原告在得知被告的下落后,立刻就与华庭长取得了联系,提供了被告的地址,刚刚吃完午饭的华庭长一刻也没有拖延就随原告去寻找被告,终于将原告的起诉状送达给了被告。据报道,那天的气温高达40.1度。

    ——才睡了四个多小时的小杜。小杜来到执行局不到一年,但是每每执行任务他都冲在前线。明天凌晨三点就要去拘留被执行人,知道自己明天的任务后,小杜加完班就早早的洗漱休息了,但是加完班、洗漱完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小杜把闹钟设置到了凌晨两点半,提前半个小时把相机、手铐、笔录纸、印泥等准备好。凌晨三点执行组带了点水就出发了,一直到十点多钟,执行才结束。但是早饭没有吃的小杜还是没有停下来,又匆匆地投入了下一场执行任务活动中,“高温下没有说不的”,小杜这样告诉我们。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