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
城管执法中的“路西法效应”
特定时刻和特定个案中的城管执法野蛮问题,可以借助“路西法效应”这一解释工具来分析执法者的行为心理。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两组大学生已经分别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提前终止。津巴多教授从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归纳出“路西法效应”:曾经侍奉神侧的天使路西法何以最后堕落为撒旦,其实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般重要,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
推而论之,既往每当城管执法出事时,人们本能地将其归咎于城管人员品质的良莠不齐、学历低或出身社会位阶不高等因素,但经验事实却一再证明具有野蛮执法行为的人亦可能本性上淳朴善良,并非天生恶棍。过去单一地针对城管执法问题开出的药方比如加强学习、提高法治意识或者补强城管人员的素质等,也并不能显著改善城管执法的水平。因此创新城管执法的制度体系,改良城管执法的环境,祛除运动执法、政绩执法的陋习,或许才是城管形象为之一新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