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该院速裁中心走出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
![]() |
该院干警们在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现场。 |
![]() |
该院干警执行维稳任务。 |
![]() |
该院干警们在参加拔河比赛 |
冰川雪峰高耸云端,倾听天山脚下公正司法的动人故事;青松胡杨傲然挺立,唱响西域边陲为民司法的铿锵誓言。在这片热土上,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己任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是一支熠熠闪光的先进团队。近年来,该院全体干警用行动书写公平正义,切实提高队伍素质,锐意创建辖区平安,审判执行工作业绩凸显。近几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维护军人合法权益先进集体、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法院、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称号189项。2009年至2012年,该院党组连续3年被天山区区委授予“群众满意好班子”称号,同时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韩春梅等一批优秀先进典型。
班子引领 重科学管理
天山区人民法院紧紧抓住案件质效这个“牛鼻子”,审判工作精益求精,严格案件质量评查和流程监控,各项指标强势提升。2009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案件47505件,结案46587件,结案率98.07%;其中受理执行案件13328件,执结12730件,执结率达95.5%。仅去年,就受理9327件,结案8435件,结案率达90.44%;其中受理执行案件2377件,执结1779件,执结率达74.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院党组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班子强则事业兴,班子弱则事业衰,只有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才能带出好队伍,干出好样子!班子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充沛的精气神,极大地影响和调动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共同奋斗、锐意进取、力筑平安的强大合力。
2011年,该院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起草审判管理考核制度、审判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瑕疵差错案件界定、审判业务培训等工作。如今审管办已经成为审判业务监管的核心部门。建立了由1名副院长分管,审管办人员专管的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动态跟踪、每月通报、每季度分析”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大到庭审程序、法律适用,小到文书标点、错别字都进行认真审查并通报全院。
在紧抓监管审判质效的基础上,该院将政务管理和审务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行全院工作运行态势分析制度,效能办公室对该院每半年的法院综合行政工作、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形成决策和整改意见,内容包括综合业务管理运行态势分析和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分析。综合业务管理运行态势分析内容涵盖人事管理、党建监察工作、宣传调研管理、后勤管理和安全保卫。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分析,包括每半年度各审判业务庭审理案件的收结案情况、办理案件质效情况分析和审判业务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同时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特点及时进行态势分析,发现存在的各类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以建立工作运行态势分析制度为契机,该院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了集工作流程与规范于一体的人员、案件管理制度和办法,从而构建了科学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管理体系,实现了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坚持不懈的狠抓审务管理,形成了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差错案件追究、信访风险评估、办案绩效考评等较为科学完善的审务管理考核机制。针对综合部门存在职责交叉、考核无法量化等弊端,将综合部门的工作分为岗位职责和公共任务两部分,逐项细化,公开考核指标,分类考核。建立了领导督察,关联部门监督,自评互查等科学的政务管理考核机制,使得综合部门呈现出工作不重复、信息能共享、事事有量化、人人抓落实的奋发赶超局面。
从业务部门的公正指标、效率指标和效果指标到综合部门的岗位职责、公共目标,都跟踪考核,将每名干警遵章守纪和工作业绩情况计入个人年终绩效档案,将考核结果与干警晋级、评优、评先和外出培训、考察等奖励激励政策紧密挂钩,体现考核的公平公开公正,调动全体干警的工作热情。
创新方法 促平安建设
“真的谢谢你,法官亚克西!”当曼吉提·艾尼瓦尔的儿子手握222万元支票时,感激与喜悦写满脸上,他连连向立案庭的法官表示着发自内心的感谢。
曼吉提·艾尼瓦尔房屋拆迁补偿案就是由于原告乌市某房产管理局与被告曼吉提·艾尼瓦尔因被告位于胜利路一栋自有住宅的拆迁补偿数额达不成协议,一直僵持不下而起诉法院的。立案庭多次派人实地勘察待拆迁房屋现场,就双方的补偿金额建议双方尽量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并向双方当事人详细介绍了庭前调解的好处,法官倾心为当事人着想的精神感动了当事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也折服了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共识,拆迁补偿协议最终形成。这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7天时间,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负责案件速裁的马小琴法官说:“虽然庭前调解结案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案件能够在立案阶段就得到解决,给审判庭法官减轻了负担,给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减轻了诉累,我们多做一些也值得。”
2011年以来,天山区人民法院不断将调解关口前移、调解工作前置,整合调解资源,拓宽司法为民渠道,形成调解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件调撤率,建立了诉讼调解、人民调解、行政和解的联动机制,与司法局联合在法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共同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规范手册》,明确设定了诉前调解工作范围,规定婚姻家庭纠纷、继承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等12类民生类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的良性互动。
2011年5月“小额速裁中心”挂牌办案,充分发挥简易、方便、快捷优势,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多起案件在24小时内调解结案。
行政审判中探索“温馨庭审”模式,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在温馨和谐的庭审环境和法官文明亲和的语言当中感受到了人民法院不仅有公平与公正,还有温情与温暖;在民事审判中开通了法院首个庭室微博,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典型案例、重要法治新闻等内容,同时和法院“粉丝”进行良性互动,及时了解辖区群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和友情提醒,搭建了民意沟通的新平台。
法院与高等院校共建“帮扶基地”,联合开展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矫正的“帮扶志愿者”行动,高度重视对未成年服刑人员的回访帮教,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建设。“圆桌法庭”、心理辅导等形式,推进了社会矫正工作的开展。该院与新疆大学联手,共同开展对未成年人缓刑犯进行社会矫正的“帮扶志愿者”项目,由新疆大学法学院负责35名“法律志愿者”的选拔工作,法院少年庭负责对志愿者登记造册,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根据未成年人缓刑犯人数确定三人志愿者帮扶小组,由法院牵头组织、志愿者参与,开展各类有益于未成年人缓刑犯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
帮扶基地的创建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弥补了法院对未成年人缓刑犯监督、跟踪帮扶、社会矫正等方面的不足,还帮助走错路的孩子们回归健康的成长轨迹,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
司法为民 显公平正义
“现在立案好了,地方比较宽敞而且功能更加完善了,老百姓在立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看看诉讼须知就能解决了。”前来立案的律师感叹道。截至目前,诉讼服务中心接待群众15240余人(次),其中98%以上的当事人对该中心的环境和服务态度表示满意。
该院坚持为辖区百姓送法上门,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胜利路社区有一栋居民住宅楼外墙瓷砖鼓起,脱离墙体,摇摇欲坠,而且该墙体间是居民出入的必经通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找小区居民协调维修,但因小区内无物业公司,维修意见不一致。法院下派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召集楼宇业主委员会委员及居民,给业主详细讲解房屋共有权及专有权的相关政策,分析研判了发生伤人后果后的法律责任划分及承担形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业主代表听完解释后,当场表态,尽快筹集资金修复瓷砖松动的墙面。听到代表们的表态,社区工作人员也当场承诺要全力帮助业主,协调解决相关维修基金问题。当天下午,业主们即联系维修人员敲掉松动的瓷砖,并将外墙加了保温层重新修补一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听说每个周六、周日有天山区法院的下派干部到社区工作,社区居民有需要法律咨询的人和邻里间有矛盾的居民,纷纷找到社区来。为此,该院少年庭因地制宜,开展了“周末诊疗室”活动,法官的释法说理避免了一起又一起纠纷升级。
在黑甲山后街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新村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到处都闪现着法院干警的身影,他们或宣讲法律政策,或了解民生民意,或解答群众疑惑。他们深入基层,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推进辖区平安建设。
春节前夕,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寄到了院长宗学军的案头,写信的是一位名叫陈丽香的居民,她在信中感谢法官热情接访、秉公办案。陈丽香是一位老上访户。九年前,她因劳动争议与原单位发生纠纷,先后向仲裁委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均因证据不足被驳回。陈丽香认为冤枉,走上了漫长的申诉路。通过信访法官不懈努力,陈丽香案子终得解决。
凝心聚力 兴法院文化
在通往法院办公区的一楼大厅,一面“快乐天法人”的照片墙引人瞩目,全院219名干警的笑脸照片辉映出大家工作时的快乐心境,也点燃了大家敬业工作的激情。
刚刚进院不久的书记员小王在生日当天收到了院党组送给她的一张生日贺卡和一张书卡,温馨的祝福和凝重的嘱托让小王感到自己能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而欣慰自豪。
2013年初,天山区法院的女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当选“全国优秀法官”。
古丽米热·阿布力孜平静地说:“其实我们法院的同事都很爱岗敬业,我的进步是全院各族兄弟姐妹们真心帮助、支持的结果;能够工作在这样一个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团队里,再苦再累都觉得甜蜜。”
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的书记员是一名汉族小伙儿陈磊,无论节假日的加班开庭还是冬寒夏暑的送达,陈磊总是配合默契、认真敬业,是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的得力助手,更是完美搭档!这样的搭档和组合在天山区法院比比皆是,院党组班子成员是由汉、回、维吾尔等多个民族组成;帅气的维吾尔族小伙依尔扎提·阿里甫是助理审判员张万江的书记员;香港城市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的刘恒和助理审判员古丽加瓦尔·艾拜在一个办公室,他们除了业务上的交流之外,还相互学习对方民族的语言、舞蹈、风俗习惯甚至探讨各民族食品的烹饪方法……
该院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开展周末大讲堂活动,通过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讲座,缓解干警审判维稳工作压力,打造干警的阳光心态。设立专门的健身场所和设施,使干警足不出户即可锻炼身体,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竞技比赛、拓展训练,增强团队意识,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法院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打造出天山区法院的自身特色,营造出天山区法院独有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院党组书记万旭东的话掷地有声。
一幅幅高雅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等沿着连通这些区域的走廊过道一路延伸向上至各个审判庭室。在厚德尚法区即法官办公区,每个楼层分别以德能勤绩廉与新疆的天山以及胡杨、白杨、红柳、雪松四树精神融合在一起,充分表达法院文化的内涵。在一楼电梯等候区域,该院文化标识以传统篆刻“法”字为内容,以印章为表现形式,突出了法院审判工作的精髓。独特的选址、别具匠心的设计让干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高雅文化艺术的熏陶。
2011年10月,该院经新疆维吾尔教育厅、科技厅审核批准与新疆大学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13年6月,被授予“西部基层法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自2009年起,干警中连续4年获全国学术讨论会二、三等奖,国家级获奖论文7篇,获西部法治论坛征文优秀奖论文6篇,其他省市级获奖、刊载83篇。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四届学术讨论会的组织工作先进奖。记者 王书林 通讯员 杨 健 吴新刚
·“平安天山”获全国政务微博十佳应用奖
·廊坊打掉一类似天山人间封闭管理卖淫团伙
·乌市天山消防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大爱无言润天山
·天山脚下的和谐使者
·“平安天山”当选新疆十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