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制教育课质量,是落实“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提高普法教育针对性、实用性的重要环节。而要提高法制教育课质量,与授课人的授课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法制教育课应动之于情、晓之于理、明之于法,情与理、法与理的高度统一。法制教育课如果法理交融、扣人心弦,就能使听众产生学法明理的教育效果。反与那些照本宣科、乏乏其谈、缺乏教育针对性的讲课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截然不同。因此,要增强法制教育课效果,提高授课质量要唱好“四步曲”。
首先是唱好“培训”曲。讲法制课一般由乡镇的司法所人员、法律服务所人员,还有市(县)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律师、公证员等,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但在讲法制教育课时如何把握讲课技巧,提高讲课质量,使听众个个受教育,并非人人都在行。况且,国家新的法律法规不断修改、出台,这就更需要对授课者及时“充电”,帮他们先学一步。因此,举办普法培训班,邀请有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为他们讲解法律知识,传授讲课艺术,把握教育环节,一方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讲课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为提高法制教育课质量打下基础。
其次是唱好“试讲”曲。一堂法制课准备的怎么样,讲的如何,往往授课人一时感触不深。通过试讲,让听众现场打分,现场评判,什么内容应该细讲,什么内容应该略讲;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乱纪,哪些行为属于道德范畴;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自然就一目了然。尔后,授课人再进行精雕细刻,认真修改,到现场讲课后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就会迥然不同。比如,某镇某街道有一次进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教育时,授课人只是念念条文,照本宣科,到会的居民听后提出了一些意见,使这位授课人受益匪浅。
第三是唱好“串讲”曲。所谓串讲,也就是打破单位与单位之间界限,让授课人横向交叉进行讲课。比如甲单位授课人到相邻的乙单位讲课,乙单位授课人到相邻的丙单位讲课。这种讲课的方式方法与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并不矛盾,起码有三点好处:一是唬弄不得。以往授课人在本单位为居民讲法制课时往往念念条文,东拼西凑,很不在乎,讲课效果自然就较差,教育质量得不到落实。串讲授课就不同了,由于台下听众大多是“陌生”人,再加上该单位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也去旁听,课讲得怎样大家自有公论,授课人自然会认真准备。二是增强了授课人备好课、讲好课的动力。由于是串讲授课,授课人生怕自己讲不好课,在相邻单位“掉价”,因而就会积极动脑,仔细备课,认真讲课,既锻炼了自己,又提高了授课质量。三是听课者对授课人的授课情感、表述的观点等容易接受。由于授课人来自相邻单位,听众听起课来注意力格外集中,对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等都会用心去听去记,有一种接受教育的新鲜感。另外授课人的心态及言表往往会更讲究一些,因而听众会格外注意,容易入耳入脑。前不久,某单位组织干部群众进行土地管理法教育时,特地邀请了相邻的镇司法所所长讲课,该所长从土地的使用与服从上级的规划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不少通俗易懂的道理,大家听后很受教育。
第四是唱好“比赛”曲。搞好培训、试讲、串讲是提高法制教育课质量的基础,而组织授课比赛是提高授课人讲课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虽然各地,各单位普法的形式,讲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组织授课人搞些讲课比赛很有必要。比赛的形式,可采取条线组织比赛、归口组织比赛、分片组织比赛、市县(区)统一组织比赛等。通过比赛,一方面督促授课人潜心钻研法律知识,积极探索法制教育途径,研究推敲讲好法制课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能培养一批普法骨干,使那些有才华的授课人脱颖而出,成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骨干力量。近几年,我市为提高法制教育讲课质量,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曾联合组织过三次讲课比赛,培养出了一批法制教育授课人才,组成“法制教育报告团”,活跃在全市普法战线上,为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唐德冲)
·浙江海宁法官为新居民子女上法制教育课
·安徽明光检司联合举办社区矫正对象法制教育课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为暑期托管儿童开展法制教育
·海南立法加强校长法制教育
·沈阳军区军事法院——强法制教育重涉军维权
·加强卫生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卫生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河南淅川县检察院:强化学校法制教育
·四川筠连:开展“庭审预防”式法制教育
·贵州法制教育进学校案例法理动人心
·江苏泰兴广陵: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
·四川省举办“稳定和谐法制教育”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