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斩断拐卖犯罪利益链,其路漫漫

2013-08-12 09:41: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舒锐

透过富平事件,我们应意识到,拐卖儿童犯罪已形成拐、运、卖、买等犯罪利益链条,摧毁犯罪网络、解救并妥善安置所有被拐儿童仍将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斗争。

首先,在这个犯罪利益链条始端竟然有了医务人员的身影。该院产科副主任张淑侠以“婴儿患有先天性疾病”为由,诱使家属放弃对婴儿的治疗并交由自己处理。这看似只是张淑侠的个人行为,然而,这样低端的伎俩竟然重复上演多年没有事发,当地妇幼保健院产科仅以副主任一句“婴儿患有先天性疾病”为由,就把婴儿诊断“处理”没了,可见该医院管理之混乱。这也使得一些无良医生把医院当成了婴儿贩卖场,大行“处理”婴儿之道。当拐卖儿童掺杂了医务人员,更让家长防不胜防。

其次,运、转、卖的环节也愈加隐蔽化甚至网络化、“正规化”。据媒体报道,一个名叫“圆梦收养送养之家”的网络平台,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讨论着收养、送养孩子的各种细节,网上汇聚、私下接触、洽谈补偿费。通过该平台,有收养家庭给送养者的补偿金,可以达到七万、十万。许多人甚至可以通过该平台买到假出生证明,通过违法手段为孩子办理户籍手续,将“黑孩子”洗“白”。当拐卖儿童与某些公权力媾和,更增加打拐难度。

最后,没有买方就没有拐卖,而一些地区群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封建观念根深蒂固,形成了旺盛的买方需求,可是,现行法律规定,如果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也使得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获得个案中收买者的配合,而难以在实践中向买方祭出刑罚利剑。当收买儿童失去了惩罚,更纵容了拐卖黑市。

对这个完整利益链条,公安、司法、卫生、民政、医院甚至网络监管等众多部门都有监管查处权,容易陷入多头监管、难以形成合力的困境。同时,拐卖犯罪分子跨区域大范围流窜作案,相互之间往往单线联系,更增加了抓捕、解救、调查取证难度。

然而,利益链条长、环节多也意味着,只要任何一个相关部门把工作真正做到位了,链条也就断了;如果每个部门把对应环节都监管到位了,拐卖也就被根治了。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