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熙熙攘攘的求医人群,紧张忙碌的医生护士,喧嚣嘈杂的声音。突然,随着一声“动手”,多个原本分散在医院大堂四周的男子,同时扑向大堂和门外一群正在与患者交谈的男女,这群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被戴上手铐。差不多同一时间,在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北的华寿门诊部也上演了这一幕。
这不是演习,而是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的一次收网行动。
《法制日报》记者今日从广州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先后打掉3个特大“医托”诈骗团伙,抓获“医托”诈骗嫌疑人77名,依法逮捕49名,破获诈骗案件42宗,涉案总金额近千万元。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被抓获的嫌疑人,是王某、屈某等29人组成的“医托”团伙。
据介绍,以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雇用“医托”,每天以2至3人为一组,活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周围,在医院挂号大厅及地铁口附近寻找准备到该院就医的患者,自称曾在白云区华寿门诊部经某教授治疗,效果不错,准备去复诊,然后诱骗事主到“医托”指定的华寿门诊部看病。在华寿门诊部,按貌似正规医院的看病流程,由“租借”来的医生将每剂不超过13元的普通中草药事先炮制成“复方六神散”、“冬灵散”,假冒名贵中药材,将不过400元人民币的中草药以2000元以上的价格卖给被害人,以达到骗取被害人钱财的目的。
据警方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医托”本身也会伪装成病人,且几个“医托”相互“配合”,甚至个别“医托”为博取被害人相信,还会与被害人一同看病、缴费、取药。看病时,“医生”在病人的处方及病历本上一般不写明中草药品的名称、数量,只写“复方六神散”、“冬灵散”等汤剂药头名称,目的是逃避医药卫生检查。所开药品的价格也没什么标准,通常根据病人经济状况或所带钱的多少来定价,随意性很大。
根据侦破王某“医托”诈骗团伙的经验,便衣侦查支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针对“医托”诈骗的排查、核实模式。随后又掌握到一个以8名女嫌疑人和十几名退休或兼职的医务工作人员组成的“医托”诈骗团伙。该团伙活跃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第八人民医院、石井医院等医院附近。在摸清该团伙中8名“医托”的作案时间、行骗方式、行走路线等情况后,警方展开抓捕行动。截至8月5日,经公安机关扩线追逃等措施,此案共抓获各类嫌疑人19人,依法逮捕14人,破案15宗。
今年5月初,民警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和群众举报,又发现一个活跃在白云区德仁门诊的约20人的“医托”诈骗团伙。6月3日,专案组调集45名民警,兵分三路,分别在德仁门诊、广州市客运站、杨箕地铁站展开抓捕行动,一举抓获29名“医托”诈骗嫌疑人,依法逮捕10人,当场查获涉案现金6万余元,收缴了涉案假冒药品及医疗设备一批,总涉案金额近700万元。经审讯,大多数嫌疑人对以“医托”形式实施诈骗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