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吉林

找准病灶好行针 吉林省检察院开门纳谏摆问题

2013-08-09 10:31: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方法制报 

8月7日一上班,省人民检察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人员未来手拿钥匙,从八楼到一楼,挨个楼层打开意见箱——这是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第四次打开意见箱了。他的手里攥着厚厚一沓信纸,这次的收获真不少。

只有“掏”到真话,才能找准“症结”

然而,就在10天前,意见箱里还是空无片纸。从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第一天,意见箱就摆在楼内电子眼“死角”处,一周过后竟没有一条意见,这事着实让院领导“上了火”。

“意见箱里没意见,不是说明院党组、领导干部做得太好了,群众满意了,而恰恰说明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还没调动起来,参与意识还没发动起来。”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上,检察长杨克勤作了认真反思。

在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带领下,召开了各处室负责人和各支部联络员参加的调度会,进行思想再动员,对征求意见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围绕“意见为什么上不来”“如何才能听到真话”作了讨论。各支部结合集中组织学习,反复进行思想发动,要求大家放下包袱,大胆向党组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为“掏”到真话实话,党组还采取分层次约谈、必谈和座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

调度会、支部再动员之后,意见箱里的意见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参与热情也高了,不论是座谈、约谈,还是意见箱、网络意见箱,一些真话、实话、有用的话、久违的话,通过各种渠道被纷纷收集了上来。

既要抓住“面”,又要顾及“点”

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省检察院党组深刻认识到,听取群众意见不仅是“固定动作”,更是检察机关接受社会监督、践行执法为民宗旨的现实需要,必须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听取社会更广群体表达的声音。为此,早在教育实践活动筹备阶段,他们就面向社会各界发出900多份征求意见函。院党组班子成员结合工作调研和半年工作指导,深入群众中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

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前,院党组接连召开了两个座谈会,分别邀请本院老、中、青三代干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代表、企业人士等进行座谈,了解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对省检察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意见是找准问题的前提,问题不找准,不查摆清楚,后续的整改就无从谈起。”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就是要把听取意见、找准问题贯穿始终,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特别是让了解检察工作、与检察机关打交道的人,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剖到“根”上,“泼”到头上

通过不断收集和梳理意见和建议,院党组切实发现了一些问题。问题来了,现象有了,杨克勤检察长在全院大会上表态:“问题的表现各种各样,但根子在省院领导班子,而领导班子的问题责任在我。”同时他还提出,问题摆出来不是目的,必须让问题有“主人”、现象见“实事儿”,必须让“帽子”底下有人。

他们把整理出来的42个自身倾向性问题公布在内网上,院党组、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各支部纷纷自觉认领、对号入座,没有被认领的,直接“泼”到部门,有的直接“泼”到人头。院党组、各支部正把自身问题作进一步梳理,把具体问题落到人头上,把现象性问题落到事儿上,把倾向性问题落到具体工作上,把宏观概括性问题落到工作过程中去发现。经过进一步区分归类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工作不落实、执法作风不实6个方面,从中找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认真分析成因,研究制定改进方案。

查找停不得,纠正等不得

“发现问题不能靠,纠正问题不能等。能立即改正的要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要抓紧集中整改,需要长时间整改的,要制定整改完成时间表,限期整改。”这是省检察院党组一再强调,并带头执行的硬性要求。

除即抓即改的问题外,他们把无法立即改的问题进一步梳理,作为下一步集中整改的“靶子”。把需要长时间整改的,正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路线图。

与整改相应的是,省检察院正在积极破旧制、立新规,目前已经清理制度29项,废止不适用的制度4项,拟新出台8项,保留21项,为整改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特点,我们对自身问题的查找整改不会一次性结束,这只是开始,我们就是要把解决问题这项工作一步步做扎实,使检察机关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检察院。”陈凤超常务副检察长如是说。

□孙峰松 余 畅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