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包头稀土路派出所创新城中村管理模式

2013-08-08 10:08: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盛夏的一天晚上,已经接近20时。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稀土高新区分局稀土路派出所的值班室,一进门就听到报警电话此起彼伏。稀土路派出所所长李伟介绍说:“每天晚上到次日凌晨是警情最集中的时段,发案地主要在城中村。”

稀土路派出所的辖区位于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中心。辖区内有4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数的72%,其中南壕村是派出所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城中村。

城中村建起标准化警务室,方便

20时40分,记者坐着小型电瓶巡逻车,跟随巡逻民警来到南壕村。一踏进村子,眼前便是一番城中村景象:居民住宅大都是平房或三四层的自建小楼,各类小商铺分列在街道两旁,路边随意停放着一些车辆,行人穿梭往来。值班副所长张智勇告诉记者:“南壕村90%是暂住人口,有25000多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村里流窜作案、入室盗窃等侵财性案件多。”为了改变这一现象,2011年8月,派出所在南壕村建了一个标准化警务室。

来到警务室,值班民警李鹏吉和协警张彤正在整理当天采集的流动人口信息。此时,墙壁上的一张手绘地图引起记者的注意。地图将南壕村划分为18个板块,每个板块整齐地记载着每栋房屋的位置、出租房屋数量以及房东姓名等信息。李鹏吉说:“去年,我们对南壕村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今年4月份绘制成这张地图。看到地图,南壕村的地形、居民分布状况了然于心。之后,我们还对每栋楼、每户人家进行了编号。”

南壕村社区警务室还有个视频监控室。一名民警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视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第一时间告知巡逻民警。派出所把主要警力安排到这里,还配备了工作网络专线、信息采集器材。

“村里有了警务室,我们的心里就踏实了许多,觉得警察时刻在身边。”南壕村的外来务工人员王强对记者说。

没卡想进居民楼,不行

21时左右,记者想到居民楼里看看。走到一栋四层小楼前,却被大门上的电子锁拦住了。没办法,记者只得向租户借了一张卡,才将门打开。去年6月,稀土高新区分局协调高新区管委会和南壕村村委会,为南壕村263户院落安装了电子防盗门锁,然后给每家住户发一张卡,刷卡进门。同时,他们还在南壕村的5个出口和各路段巷道,安装了63个超高清红外一体化摄像头,基本覆盖了整个村子。

据了解,“一套电子锁”是稀土路派出所实施的“五个一”管理模式之一。此外还有一名管理员、一本登记本、一份三方责任书和一块提示牌。即将每名房东定为管理员,给他们发一个登记本。管理员负责管理自己的租户,并把租户的身份证、联系方式等信息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派出所与房东、租户签订一份三方责任书。在南壕村的大街小巷,民警还设了许多安全防范提示牌。

“‘五个一’人口管理实施以来,村里的入室盗窃案下降了70%。”李伟介绍道。

夜里有了巡逻队,踏实

刘敏是来自甘肃的一名务工人员,他与妻子在一栋简易自建楼内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主动对记者说:“去年邻居家经常被盗,我们每天晚上睡觉都提心吊胆。现在每天晚上都有警察在巡逻,我们开着窗户睡觉也睡得很踏实。”

为加强巡逻队伍的力量,稀土路派出所组织南壕村村委会的综治队员组成义务巡逻队。他们与派出所的专职巡逻队一起,在每晚11时至次日4时不间断地巡逻。

此外,派出所推行“三队一室”勤务运行模式,组建了社区警务队、巡逻防控队、案件查处队和综合服务室,每隔一个月组织一次集中设卡盘查行动。

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南壕村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了40%左右。(记者 陶炜 霍志荣 通讯员 郭铁锐)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内蒙古包头公安局推出20项户籍管理便民措施
·内蒙古包头警方自主研发治安管理信息系统
·内蒙古包头:一键式报警系统提高接处警效率
·内蒙古包头开展治安大清查行动
·内蒙古包头公安局开展系列暑期安全教育活动
·内蒙古包头“四个一”模式“瘦身”行业审批

·内蒙古包头“四个一”模式“瘦身”行业审批
·内蒙古包头青山警方侦破制售假机油案
·内蒙古包头斥资600余万购置应急处突警用车
·内蒙古包头治安支队当好危爆物品运输"管家"
·内蒙古包头开展棚户区清除火患宣传活动
·内蒙古包头公安局举办接处警换岗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