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时许,湖北省武汉市民文港照常走出家门赶轻轨上班。走到江岸区大智路附近,文港手中的苹果手机被两名骑摩托车男子抢走。接警后,民警调阅沿线“天眼”监控视频,不到24小时就将两名流窜来汉作案的飞车抢匪抓获。
73岁的退休职工蒋万新,摘掉“看相大师”的帽子,转身成为潜江市红庙社区梅花艺术团的“荣誉团长”,走进社区开办的“艺术殿堂”。
6月中旬,黄冈市黄州区建新社区印发了3000份暑期安全宣传册,送给家有小孩的居民。防范预警工作到位,地处长江岸边,建新社区已有10年未发生少儿溺亡等令人惋惜的事。
……
一幕幕基层创安的生动画面,不时闪进《法制日报》记者的脑海。一个多月来,记者穿行在荆楚大地城市社区乡镇农村,亲身感知湖北干部群众共创共享平安硕果的感人故事。
平安从完善民主自治中起
王炜再次“临危受命”。
2012年12月10日,她正式走马上任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街杨岔路社区党委书记。这个老旧混杂社区,家长里短纠纷多,没少让市里领导头疼。
到杨岔路社区头一天,王炜就碰上丰园小区居民为停车争得不可开交。小区4栋楼,加上绿化带,楼栋中间只有一条道,路窄车多,私家车开进去就很难出来。
怎么办?王炜找来居民代表、交警、公安消防等商量着给出了主意:绿化带向楼栋后移重修,两栋之间形成循环车道。
整改方案做出来,王炜要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张榜公示,改造工程划线、停车收费服务等先后出了“四榜”。因划线等矛盾焦点提前征求居民意见,小区一楼住户也挺配合,改造顺利完成。
“化干戈为玉帛,这就是民主自治的魅力。”此前任伍家岗区张家店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王炜说,张家店杂居小区能治理好,也是自治的功劳。
同样感受到民主自治魅力的,还有荆州市电视台社区频道的制片人杨波。与荆州市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在同一楼层办公,社区频道借力全市1100余名网格员,开办了“社区大联帮”、“格格来了”等节目。
“我们每天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社区家长里短的小事。通过我们的跟踪拍摄、促进事情解决,群众也能学到很多。”杨波说。
今年3月,社区频道播放了一期网格员帮老人办理退休金的节目,整个过程讲得很详细。节目播出后,有群众打电话反馈:节目做得好,学到不少政策法规,原来因不懂政策而积下的怨气也消了不少。
基层群众自治创安在湖北各地并不鲜见。宜昌市秭归县正以“幸福村落”建设为重点,组织培训农村“能人”带头民主自治,推进农村基层平安创建;仙桃、潜江、随州、天门、神农架林区等地社区农村,带着红袖章的“平安志愿者”随处可见,他们说平安建设关键还要自治。
平安从警民携手共建中来
周国怀是土生土长的仙桃人,老家是沙嘴办事处骑尾村。
如今回老家,周国怀常被称为“能人”——他是仙桃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为推动农村平安创建,仙桃市开展了干部“回乡创安”工作,请从该市农村走出的“能人”、“明白人”回乡指导平安建设、化解重大矛盾纠纷。
周国怀自然成了骑尾村的平安创建“指导员”。说起主持调处堂哥周正华与同村长辈周端阳家人的矛盾,他明显提高了嗓音。
帮周正华家拆房子时,60岁的周端阳不慎被埋在墙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考虑到是政府主持的征拆项目,周端阳家人找政府要补偿金20万元,否则尸体不火化。
听闻事发,周国怀第一个被派到骑尾村“灭火”。“当时领导就给我讲了一句话:用你的人格力量、你的亲情把这个矛盾化解。”
回到村里,周国怀端出老父亲的威望疏通各方关系,同时指出,周端阳家向政府索要20万元赔偿金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但其可因家庭条件困难向民政部门申请补助等。
政策熟悉、法规解释到位,周国怀顺利化解了这起棘手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政法干警与群众共创平安的场景,时时在荆楚大地上演。襄阳市谷城县在全县推行企业“平安秘书”制度,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机关188名中层以上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荆门市在社区推行“1+N”社区警务模式,1名民警加上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单位内保人员等,形成社区平安建设合力。
平安从化解矛盾纠纷中创
7月15日,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仙人河漂流正式开漂。虽说开业推迟了18天,老板熊玖才还是长出了一口气。
熊玖才是黄冈市黄州人。经罗田县三里畈镇招商,他投资开发该镇夏家铺水库。今年初,他决定开发漂流项目,先期投了22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6月28日开漂。不想,开张前夕,熊玖才遇到了难题:水库下游一座小水电站的所有人,以漂流项目影响电站发电为由,要求其赔偿54万元。
熊玖才很冤:该电站每年收入不足万元,同时,专家评估漂流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其他设施造成影响。双方协商不成,熊玖才的漂流项目开业无望。
听闻消息,三里畈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邱仲乔组织双方调解,派出所、法庭、司法行政等部门人员全程参加。经多次协商,熊玖才以34万元价格买下这座小水电站。
熊玖才只是受益者之一。黄冈市推广以政法机关干警为主体的“8+X”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整合基层政法干警与综治资源,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政法干警为群众着想,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化解矛盾纠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吕小武就曾亲历。
“通过此案的审理和执行,不仅体现了法官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更加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法官作风正、执法严、效率高、效果好,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3月8日,这样一封来自申请执行人的感谢信,寄到了吕小武手中。
2012年10月,因借款纠纷,梁某将朱某、武汉强盛思恩投资有限公司和黄石国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该案涉及300余名职工的集资款,涉案金额大。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当事各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方偿还原告方1150万元及利息。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由于多方面原因,被告方没有主动履行。2012年11月,原告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查明,被执行人朱某等除欠梁某1150万元集资款及利息外,同时还欠黄石坤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借款3000余万元和徐某个人借款230万元。
在深入分析案情后,执行法官李远辉没有简单拍卖已经查封的黄石国源公司磁湖明珠项目土地使用权,而是通过多次做被执行人朱某和案外人坤宝公司工作,建议由案外人坤宝公司代替朱某等向梁某、徐某支付1100万元和230万元,同时,黄石国源公司将磁湖明珠项目土地使用权无条件过户至案外人坤宝公司名下。
通过多次做调解工作,三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并在法院主持下履行完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要求,湖北各地摸索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黄石市西塞山区的QQ视频接访、大冶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为该市在全省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跃升至第4位贡献了力量;十堰市委政法委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设到法院,试行两个月,调解成功761件民商事纠纷;鄂州市将农村划分成3340个网格,聘请农村网格平安信息员,化解矛盾纠纷2700多件;孝感市孝昌县成立县委政法委直管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运行大半年,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5起。
平安从创新智慧科技中生
说起“智慧城市”创建工作,武汉市综治办副主任王湫萍让该市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
透过大屏幕,武汉全市13个行政区、4个功能区街道、社区甚至网格的三维立体图一览无余。工作人员介绍说,辖区内的房屋、道路、井盖、消防栓、电梯等,以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标显示,鼠标轻点图标,特殊人员信息、城市部件的位置和状态都能显示出来。
“这还算不上是‘智慧’,智慧在于其可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王湫萍介绍。
王湫萍指的是,武汉将“智慧管理”纳入“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内容,将人口、房屋、城市部件等基础信息资源整合进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研发出对社会敏感问题和安全隐患预警预告、对社区矫正对象定位监管、对社会管理事项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等实战运用体系。
对有万余工地开建的武汉来说,征地拆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绕不过去的一个坎。有了这套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征地拆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变得轻松许多。
“在系统上,任意画一个圈,就可以看到所划范围内的居民数、年龄、特殊人群、周边配套等信息,经综合分析,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就可给出风险评估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王湫萍说。
武汉市这套系统如此“智慧”,离不开覆盖三镇的25万个城市视频监控探头。借助25万只“天眼”,全国首支视频侦查支队民警日夜守护着这座人口超千万、面积达8494平方公里大城市的安宁。
如今,社会服务与管理、治安防范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已成为湖北各级各部门共识,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创新。
古城襄阳街头,群众往往能看到一辆辆警用中巴巡逻车与若干辆摩托车组成的警务综合平台,借助科技力量,警方街头服务群众成为现实;咸宁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市县两级维稳研判平台,切实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基本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城镇和路段全覆盖,州、市、乡三级监控平台实现无缝融合及资源共享,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环境。
·适应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创新推进平安湖北建设
·“平安湖北”建设干部群众在行动
·十大行动促“平安湖北”提档升级
·《2013年平安湖北建设行动方案解读》共塑平安湖北
·树立大平安理念推进平安湖北建设
·只为守护万家安宁 ——“平安湖北”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