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既是自由经济,也是法治经济。然而,违反国家专营、限制经营物品规定的非法经营违法犯罪活动却频频出现,手段层出不穷,严重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为攫取更多利益,不少非法经营者不惜铤而走险,一次次触碰法律的底线。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有关负责人近日向《法制日报》记者披露,近两年共办理48件非法经营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网络销售已成为非法经营新渠道,烟草销售行业成非法经营犯罪“重灾区”,老年人成保健品非法经营主要目标。多在网上进行
这位负责人分析,由于网络购物发展迅速,而且具有成本低、传播快、隐蔽性强等特点,现已成为部分非法经营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渠道。犯罪嫌疑人通过QQ、淘宝网等网络平台以购买茶叶、保健品等为名,低价买进其他假冒产品,然后进行销售以牟取非法利益。这种作案方式集中发生在非法经营烟草制品、高中档白酒、药品等案件中,无论线上、线下还是运输人员,要想一网打尽,可能性极小。
张某有次在百度搜索关键词“烟”的时候,搜索出很多关于卖烟的网站,随手打开一个网站,看到上面显示了很多香烟品牌,其价格远低于烟草公司的批发价,经过与“店家”的交谈得知是高仿烟。于是,一条“生财之道”冒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10月起,张某与妻子王某合伙以购买茶叶和保健品的名义,多次用支付宝从淘宝网上购进假烟,然后又分别销售给其他人,半年时间里,销售假烟金额达16.7万余元。在犯罪过程中,他们与卖家联系均是通过QQ进行,收发货通过邮寄或快递形式,虽然有多次交易往来,却从未与卖家有过面对面的接触,给案件的彻底侦破带来难度。烟草成重灾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三分院批捕的48件非法经营犯罪案件中,烟草销售类案件达38件,由此可见,烟草销售行业已成为非法经营类犯罪的“重灾区”。这些不法人员或采取买卖、转让许可证经营的方式,或采取移花接木“挂羊头卖狗肉”,使用他人许可证经营,严重扰乱了国家的烟草专卖秩序。
2008年8月,陈某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烟酒茶门市部,其间因无烟草专卖许可证且销售假冒伪劣卷烟,多次被当地烟草专卖局、工商局查处。但陈某仍不思悔改,继续从广东、重庆等地大肆非法购进假冒伪劣卷烟进行销售,在一次接收假烟邮件时被当场抓获。
经过侦查,该门市部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间,陆续销售各类假烟800余条,非法经营额达37.3万余元。2011年11月中旬,犯罪嫌疑人陈某伙同他人,抱着“万一没有被查获,赚上一笔”的侥幸心理,在未取得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从贵州省务川县收购了价值5万余元的烟叶2.4万余斤,运往重庆市黔江区销售,途经南川区三泉镇地界时被南川区烟草专卖局查获。
据统计,38件非法经营烟草犯罪案件中,涉及存在租赁他人烟草经营许可证行为的有16件,占比达42.11%。保健品针对老人
这位负责人说,对于一些保健品的非法经营和宣传,大多年轻人能一眼识破是骗局,而许多老年人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因为身体健康需要而购买,有的则是因为子女没有对自己尽孝、说贴心话,保健品推销员却做了,老人们固执地要为缺失的关爱埋单。于是,一些不法分子以社会公益性机构为幌子,在未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大肆向老人推销保健品,从事非法经营。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周某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前提下,开立“红色健康行”服务中心,利用社会公益性机构的名义,采取向老人发邀请函的方式,邀请老年人去听健康报告,让他们填写《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心脑血管疾病阶梯发展阶段自测表》,以获取到会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信息,然后重点针对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推销处方药“心荣片”、“抗栓胶囊”以及保健品养胰片等,非法经营药品金额达12.8万元。
■链接
7月10日,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抓获了两名非法经营犯罪嫌疑人。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5人于2012年4月共同出资,从吉林某制药有限公司购买了每盒8元的保健药醒脑再造胶囊。这种非常普通的保健药,被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张某等人印制了假“健康时报”宣传单近万张,私刻了厂家印章,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在公交车站、广场等中老年人聚集场所散发假“健康时报”,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以无功效可以退还购物款的方式为诱饵,待取得老年人完全信任后,以125元高价予以销售,骗取钱财;王某等人从2012年4月至今在抚顺市望花区、新抚区等地进行跨市非法经营醒脑再造胶囊,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各自非法获利20余万元。 □说“法” 遏制非法经营犯罪须惩防结合
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应加强综合治理,公检法机关须加强协作,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彻底铲除制假售假窝点,依法严惩不法分子。此外,要建立严格行业准入资格审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资格标准,对多次非法经营达到一定限度或非法经营屡教不改者,应限制或禁止其再度进入国家专卖经营领域。公检法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国家专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舆情监控,及时发现各类非法经营线索;对查处的典型、重大非法经营犯罪案件进行宣传,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建立非法经营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奖励制度。 徐伟
·河北大城警方侦破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
·江苏首例非法经营易制毒药品案判决生效
·河南长葛:以非法经营罪批捕两名无证建楼售房嫌疑人
·新乡摧毁非法经营二手医疗器械犯罪团伙
·上海警方整治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黑气点”
·辽宁本溪警方破获一特大非法经营卷烟案
·辽宁本溪警方破获一特大非法经营卷烟案
·福州仓山警方严打非法经营“日租房”犯罪行为 “破案会战”成效显著
·6省市侦破非法经营证券系列案
·厦门侦破一起特大非法经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案
·新疆和田市非法经营宗教出版物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