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落井女孩嘴里充满污秽、没有了呼吸的时候,童沈艳毫不犹豫俯身为她做人工呼吸;当重型卡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吴连表推开战友,自己却被撞飞;面对自杀的小女孩,张光聪奋不顾身跳入极度污染的河中相救,自己却因污水中毒导致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有太多这样的民警,因为闪烁着人性光辉而得到了群众的赞美,人们毫不吝啬地用“最美”来形容他们。“在一线警察队伍中不断涌现出感人、动人的好人好事,体现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宗旨和本色。”对于“最美”现象,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这样说。
2012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公安机关开展“感受温暖警营、寻访最美警察”的主题宣传活动,让“最美”越来越多。
谁“最美”,群众说了算
民警美不美,群众最有发言权。无论是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还是浙江省“十大爱民警察”、“十大阳光警察”、“浙江骄傲”等评选活动,都将群众参与作为发现、推荐“最美”的主要渠道和关键环节。
让群众推荐身边“最美”的人和事,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2012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开展的“全省十大阳光警察”评选活动,参与推荐和评选的社会群众累计达100余万人次;今年三八节期间开展的“最美警花随时拍”比赛中,由群众推荐的人物达600余人,其中100余个推荐来自微博投稿,在微博评论转发8.9万余次。
据统计,近3年来,仅由浙江省公安厅推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典型就达30余个,其中95%以上来自基层一线作战部门和窗口单位。
宣传“最美”,激发“群体效应”
51岁的民警张光聪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年过半百时“火”了一把。
5月16日,温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温州”发布了一条微博,说的是苍南县公安局金乡派出所民警张光聪勇救14岁跳河女孩的事。张光聪也因为一张一身结实肌肉的照片而迅速在网上走红。有网友评论:“人人皆若‘肌肉张’,何愁天下善不扬!”
因河水太脏,导致张光聪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苍南县政法系统随即开展了向张光聪学习的活动,还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环保问题的讨论关注。同时,苍南县民间组织也发起成立见义勇为小组,专门关心呵护那些意外落水甚至欲寻短见的群众。
模范的 “标杆现象”只有被传递放大,才能有效激发“群体效应”。金华市公安机关通过举办微型党课、主题演讲、座谈会、班(队)会、图片展、刊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最美警察”;绍兴市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专栏,形成强势主流舆论,并将“最美警察”制作成台历、挂历,发放到千家万户;杭州市将“最美”制作成公益广告、汽车标语、生活用品,让“最美”无所不在……各地还不断创新教育载体,让美的“种子”落地生根。
成就梦想,践行“最美”精神
在浙江,不仅有孕育“最美”的土壤,有发现“最美”的眼睛,有宣传“最美”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又一批公安民警践行着“最美”精神,争做“最美”警察。
47岁的徐祥青是象山县公安局后勤科的民警。28年来,出身农村的他默默照顾着村里近百位老人,给他们资助,带他们看病,重阳节租大巴车请老人们出游。妻子说:“他这么多年大部分精力都放老人身上了。”同事说:“他每年有一半收入花在了老人身上。”村民说:“他爸爸是老雷锋,他是小雷锋。”徐祥青的梦想是让老人们安享晚年。
浙江高速交警总队宁波支队民警项清3年来和“悠客公益”的伙伴们以当“红娘”的方式,出资或筹资近40万元,修缮了3所西部山村小学,还为学校联系了支教老师和免费午餐。项清的梦想是让“山花花”无忧绽放。
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政治处民警张斌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从生活及精神上关心曾因9次参与抢劫被判死刑的犯人程某,使其从彻底绝望到步出高墙,重新融入社会。张斌的梦想是让社会多一个好人、少一个坏人。
松阳县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民警叶亦竹扎根基层25年帮人无数——替文盲村民代写家书,从而结下了一段长达17年的警民亲情;一名下岗工人未能及时走出阴霾,他不断鼓励、帮助,使一个家庭重振;帮助一位因赌博落魄的老板,让他重振家业……叶亦竹的梦就是结遍穷“亲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还有很多“最美警察”不为人们所知,他们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最美”。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石小忠表示,将以“最美”现象为契机,结合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铭刻在每一位民警的灵魂里,让“最美”精神熔铸在每一位民警的血脉里。(记者 詹肖冰 谢佳)
·青海省隆重举行“最美消防员”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
·贵州十大“最美政法干警”揭晓
·“最美海警”以奉献诠释青春
·最美基层干部——翟树全
·扬州举行“最美司法行政人”事迹报告会
·“最美警察”周子福勇救落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