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惠州:司法惠民接地气

2013-08-06 10:40: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惠州惠州,惠民之州!”

  介绍惠州,很多广东惠州人会这样开头。因为,惠州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谈起惠州,则往往会谈到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背后的法治力量,谈到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惠民,赞扬法院善“接地气”,让司法文明成果真正惠及社会公众。

  近日,记者走进惠州中院,耳闻目睹了他们在司法惠民理念下的爱民、亲民和为民,亲身感受了他们在每一个案件中追求公平正义的为民实践。

  “三个零障碍”满足公众司法知情权

  2010年11月,惠州法院新一届党组班子邀请十几家媒体召开了一个特别的会议:公布公开事项,提请媒体监督。院长王海清对记者说,法院工作必须“接地气”,拉近司法与公众的距离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开。

  “依法公开审判、公开判决结果,要主动邀请公众和媒体,让审判权置于群众、媒体的监督之下,充分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一向以监督出名的《南方都市报》,用了不小的版面报道了这样的“小会”,甚至详细报道了王海清在会上的讲话。

  不久,不少记者就欣喜地发现,惠州两级法院做到了“三个零障碍”:零障碍旁听、零障碍查询、零障碍交流;每月有一次“法院开放日”、“法庭开放日”;每个法院都配有导诉员、讲解员;每个法院都建立了包括电话、触摸屏、官方网站在内的多渠道查询系统……三年来,这些已经成为惠州两级法院的“铁律”。

  针对社会关注的宣判、执行、减刑假释开庭等问题,惠州中院做到了“三个杜绝、三个100%”:杜绝以送达替代宣判,依法可以公开宣判的案件100%公开宣判;杜绝执行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执行日志100%对当事人公开;杜绝减刑假释案件秘密进行现象,减刑假释案件100%公开开庭。

  惠州法院甚至将公开的领域扩展到了不宜公开的敏感案件:因为一起山林纠纷,龙门县政府当了被告。对于这种让政府“出丑”的事情,惠州中院邀请了包括媒体、人大代表在内的200余人参加了庭审。

  “司法惠民工作站”与诉讼全过程感受惠民

  惠州市依山伴海,既有经济发达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着眼这一特点,惠州法院致力于因地制宜打造更“接地气”的个性化的服务新平台:在没有设立法庭的镇、街设立了“司法惠民工作站”,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诉前调解、法律咨询、巡回立案、巡回审判、申请执行等“一站式”现场服务。

  短短不到两年,全市法院共成立司法惠民工作站53个。龙门县人民法院10个惠民工作站成为源头上减少案件流入法院的“节流器”,2011年收案数同比下降27.6%;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甚至把惠民工作站设立到企业,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比亚迪公司今年年初发来感谢信,称赞法院为企业规范管理帮了大忙;博罗县人民法院以“全国模范法官”黄植忠名字命名的惠民工作室,被当地群众誉为“化解疑难复杂纠纷的专家门诊”,纠纷调解率高达100%。

  “接地气”与司法惠民核心追求的公平正义

  “司法惠民不是一句口号,法院工作要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王海清说,公平正义是司法惠民的核心,是最大的惠民,“接地气”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从抓审判管理入手,中院专门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案件质量督察专员办公室和廉政专员办公室,采取案件质量“半年一评查、一通报、一讲评、一考核”等评查方式,确保案件“评查到位、整改到位、监管到位、问责到位”。

  抓案件质效管理成为惠州两级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6日,一名因案件严重超审限的某基层法院法庭庭长被撤职,消息一经传出,在惠州两级法院引起巨大“震动”,也着实给法官们“上了一课”。该院院长王永宽表示,抓审限管理是打消当事人对法院质疑的关键,决不能手软。

  惠东县人民法院在案件质量评查中坚持做到“四个查”:发改案件逐案查、涉诉信访案件逐案查、重大敏感案件逐案查、其他案件大比率查。该院院长王仕第告诉记者:“我们还把历史积案翻出来纳入评查范围,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要马上恢复执行,对办案不力的要尽快换其他法官办理,对鉴定时间过长的要考虑重新拿选定中介机构。”

  审判“接地气”,办案添动力。惠州中院一大批精品案件在社会和业界引发强烈关注。2010年12月,惠州中院判决一宗盗伐林木案,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5万元,义务造林10亩。该案判决后,各大媒体给予了正面肯定。专家、律师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该案应作为全国法院的经典案例,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是一次既有利于弥补损害、又有利于罪犯改造的“智慧判决”。

  “接地气”让依法成为一种“共同福利”

  今年“五一”前夕,惠州中院首次将“十大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整理成册,从“规范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建议,该册一经推出,就被全部抢光。

  通过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送法进企业、进招聘现场,在源头上避免劳动争议案件发生,依法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惠州经济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惠州中院民三庭庭长陈向科告诉记者,以往每逢重大节日都有务工人员来政府、法院“堵门”喊要加班费、追索劳动赔偿。近两年来,即便是春节前夕,这种情况都难得遇到一次。

  记者在大亚湾法院了解到,该院通过审理执行案件,及时发现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存在问题,其中就劳动合同解除及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建议,被比亚迪公司采纳并载入其公司相关章程。

  从帮助企业依法用工,到帮助当事人依法维权、政府依法行政等,在惠州,“依法”两个字被高频率地使用。

  惠城区人民法院院长李龙飞告诉记者:“过去到区里开得多是‘领任务’的协调会,现在去开会,经常是区委、区政府领导点名要听我发表一下法律建议。”

  “多听听法律是怎么规定的。”这已成为惠州下至基层农村上至惠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惠城法院派驻辖区45个村(社区)担任法治副主任的45名法官,在基层已成为“香饽饽”,大小事都要问问副主任“合不合法?行不行?”

  “依法”成为一种既惠及政府、又惠及公众的“共同福利”。莞惠城际建设作为国家级重大项目工程,也是惠州的“头号惠民工程”,沿路涉及惠州老城区拆迁户多达1400余户。惠城法院专门成立了拆迁工程“法律咨询室”,通过开通诉讼绿色通道,该断就断,宜调则调,接受群众法律咨询,适时发表法律意见,配合政府创造了一个“新纪录”:1400余户拆迁户如期搬迁,没有发生一宗越级上访事件。惠城区委书记黄干强在谈起这件事时说:“法院成立工程法律工作室为莞惠城际轻轨建设中依法解决拆迁纠纷发挥了显著作用,助力美丽惠城建设功不可没。”

  政府依法行政,法院依法审理,群众依法维权,公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在广东高院不久前委托民间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惠州中院整体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三名,惠阳、大亚湾、龙门法院进入全省128个基层法院的前十位。其中对“司法公正、主动执行、审判结果、司法形象、司法公开”等核心指标的满意率均在96%以上。(记者 林晔晗 通讯员 温永宏 李有军)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广东检察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
·广东:维护社会稳定根本出路是建设法治社会
·广东检查六五普法中期工作
·广东高院院长:带着感情倾听运用法律解决
·广东东莞边检为学生开展暑期安全教育
·广东深圳:建筑垃圾偷倒行为屡禁不止令人忧

·广东深圳:建筑垃圾偷倒行为屡禁不止令人忧
·法治防腐,广东低调“探路”
·广东东莞:综合保障不含糊 独立审判不干预
·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张旭: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广东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