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青海

西宁城西区检察院开展“双挂”工作机制成效明显

2013-08-05 12:28: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青海长安网 

    青海西宁城西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通过“民生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民生法律服务工作联系点”积极推行检察人员接访“双挂”工作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便利群众。

    搭建沟通服务平台。区检察院把街道和社区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建立了“民生法律服务工作站”和“社区民生法律服务工作联系点”,主要职责为接受群众举报、控告、信访、申诉,接受司法救助申请;进行社区矫正监督和帮教;开展法制宣传和检务公开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听取了解对检察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

    建立“双挂”机制。“双挂”即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点街道,中层干部联点社区,并且中层干部到控申接待室、所有干警到社区民生法律服务工作联系点轮流挂职,接待来访群众。“双挂”工作机制在全院实行两年以来,对其在法律服务方式、工作周期和工作职责上不断进行完善和强化,还实行了接访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了《干警接访工作考核制度》,对干警接访“双挂”工作内容和责任要求量化、细化,规范接访礼仪,明确奖惩措施。

    突现三种效果。通过两年的实践,“双挂”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法律服务更加广泛。干警接受预约和定期到社区,和社区干部一同接待来访和申诉的群众,将“坐等接待”转变为“上门接访”,推行了“检民联系卡”,建立QQ联系方式,电话预约咨询、预约接访和上门接访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法律服务。二是帮扶群众力度更大。干警经常开展送法宣传和帮扶活动,送去编印的《青少年自我保护及预防侵害基本知识手册》、《社区法律知识100问》等宣传手册。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关爱贫困母亲”等活动,与60户困难家庭建立帮扶关系,为帮扶村、联点社区赠送了办公用品,为20个社区征订了《方圆》、《青海法制报》和《农民法律读本》等报刊杂志书籍。三是干警的群众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干警主动与社区干部群众交流、沟通,让干警学习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使干警化解矛盾纠纷、解答法律疑惑、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到了既是执法者,又是群众工作者。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西宁城北法院进一步扩大微博使用范围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西宁城东区召开政法工作联席会议
·西宁市司法局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系列活动
·青海西宁城东区“法律七进”广覆盖效果好
·青海西宁警方查获一起特大跨省贩毒案
·西宁整治农副产品市场隐患

·西宁整治农副产品市场隐患
·[视频]青海:张光荣到西宁市基层调研
·青海西宁:把新闻宣传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法院为民服务见真情